四千零九十六章 家的味道不能消失

军工科技 止天戈 1092 字 5个月前

“正是如此。“

吴浩点头说道:“食物不只是营养的载体,更是情感的纽带。

智能烹饪机可以做出米其林级别的美食,但它永远无法复制母亲偷偷往你碗里多夹的那块肉,或是父亲为了让你多吃蔬菜而特制的酱料。“

他的目光扫过餐桌继续说道:“就像这桌菜,如果让机器人来做,它会严格按照标准流程,但会失去林叔往鸡汤里多放的那两颗红枣的用心。“

说到这,吴浩又想起前年的公司高层会议,当时很多高管都举着市场调研报告要求进军智能烹饪领域。

PPT上的数据先是某家数码厂商所推出的料理机器人已占据17%的厨房小家电市场,年轻消费者对“三分钟出餐“的需求同比增长230%。

当时童娟就用钢笔敲着财务报表,冲着他说道:“吴总,情怀不能当饭吃。我们的智能家居生态圈就差这一环了。“

当时吴浩电脑里存着几十个智能烹饪机器人的设计方案,从能可拆卸式自动翻炒臂到可以实时检测锅内食材熟度的光学传感器,每一个都凝聚着工程师们的心血,却又都被他一次次压回抽屉深处。

甚至,他们在智能辅助机器人项目中曾做过一个实验,让烹饪机器人复制公司餐厅里面最受欢迎的一道菜,廖师傅的拿手红烧肉。

通过传感器记录下每道工序,机械臂精准复现每个动作。

但当盲测时,吴浩只尝了一下就放下筷子,用他的话说:“味道是对的,但感觉不对。太完美了,千篇一律,没有那种偶尔咸淡不一的真实感。“

这种家庭烹饪中特有的“不完美“,恰恰是吴浩最珍视的部分。

他在产品日志中写道:“当我们用算法消除所有变量时,也抹杀了食物中最珍贵的人情味。“

然而市场不会等待理想主义者。

去年,某数码厂商推出第三代料理机器人,配合大数据技术,号称能“复刻任何菜系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