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腕疤

十五轮回周 灵异大猫 5494 字 2个月前

万一?挺不错。

那规则之后究竟是什么?嘻嘻。

我们说:筑基。

只不过...似乎...有些草率...

下一个问题,也是这档事的最后一个问题。

与传承、原本对应的离谱玩意是啥?

循环、轨迹、规则、筑基...灵魂。

灵魂呀...让我们想想,这东西究竟是什么鬼。

......

灵魂...这是一个比自我更加深奥的话题。

先把灵魂进行划分:认知、意识、自我、灵魂。

这是从我们的角度把灵魂进行解剖。

首先,我们是具备认知的,先不管这玩意究竟是怎么来的,作为底层认知,它的作用是对现有环境的解读,也就是说普遍的认知是怎样的,那我们的认知也就是怎样的。

从懵懂如娃娃,一步步认知世界至形成主观意识,而这样的意识同样很普遍。

当然,不排除其中有些异类。

当具备普遍认知,形成主观意识,下一步则是形成普遍的自我,而这个普遍的自我,是在学习中长大,学的是谁?别人。

以认知解读世界,产生意识,在以意识进行学习,产生自我。

但这样的学习,是向长辈学,简单来说,这是速成,自我沉寂。

如世生,先后之差非常微妙,有长辈这个说法吗?没有。即没有就算产生了意识,怎么学?相互学。

以互相学习,进而产生自我,视为我主。

不过我们和世生是不同的。

尚小时解读世界,产生意识,在向长辈学,形成我这个观念,但仅仅是观念,这个我是不存在的,或者说这个自我潜水隐匿了。

因我们没有相互学习的这个阶段,故诞生不了自我,而这样的自我,严格些划分则是思想。

认知、意识、思想。

自我?呵呵。别提。

而且就算是思想都不怎么干净,如有些思想是别人灌注的。

从理论上来说,即以思为主,应是我思故我在,而不是...咳咳。

重新组织下语言。

解读世界,产生意识,若意识做不到模仿,则会形成思想,在以思想学习成长,那这样的思想是正确的吗?思想是正确的,但参照物不一定正确。

因做不到模仿才会产生思想,成长还是以模仿为主,所思之成长,为了能做到。

这是小的学习大的,仿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家伙,但长大的过程是不一样的,因长辈一个不同的动作,往往会引起小家伙不同的思想。

这是殊途同归。

长辈需要教娃娃吗?不需要。身便是最好的教学。

若是这样...当小家伙长大的,只需稍微有些脑子,就会产生自我了,而这个自我是我思故我在,顺我心意。

如我要干什么?顺心如意。我思我在我成在生在长。

这才是正确的。

至少在世,这是正确的言传身教,至于禁区...呵呵哒。

可怜的咱们,从小吃足了教训,明明应该是身教,但却口不择言的逆改,或者说从小就被逆天改命了。

哈哈。

用世界的说法,全是叛逆!

就算要改,也是长大后在改不是,如顺心如意不对,教一教可以改嘛。但咱们并么有长大这回事,当然,这是以世界的角度来推衍。

毕竟禁区和世界是不同的,至少以世界的角度来讲,禁区这边那是劣迹斑斑,道德败坏,世风日下,重点是世风日下。

这样的话...我思我不在。

世界认为是败坏的,那禁区就是败坏的吗?不确定。因这是片面的认知,兴许在某些地方,某些角落里,也有以世界的方式形成自我的,只不过我们不是以世界的方式长大的就是了。

既然我们不是以世界的方式长大的,为什么倾向世界?应该是所处的主流环境倾向世界,既主流倾世,那从小便错了是什么鬼?往好的方面想,兴许只是我们生错了而已,总有一些种子根苗正红。

但事实是这样吗?大体上都是错的。

要是大体上都是错的,这是少部分根苗正红的种子能改变的?呵呵。痴心妄想。

即以生错,就算有那么一些苗苗,那也是错过了,无力回天的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若是以这样的观点...有这样的种子吗?或许有,但更惨,其存在的意义是嫁衣,突出那么一个悲。

一个生错,一个生悲。

真是...笑话。

算了。

这些是题外话。

我等具备认知,但意识这东西本来是没有的,至于自我?呵呵。更别提。

我等之自我是不存在的。

以解读禁区的方式来产生意识,这样的意识是浅意识,它很浅很淡甚至感觉不到。

这是肤浅。

而在尚小之际逆改,会产生自我吗?不会。

我们好像具备过思想,但应该是被打散了,思想是会产生自我,但要是进行逆改,尤其是在小时候,那么思想和意识将会被打散,成为一种潜在的玩意。

碎片?类似。

浅意识或许是完整的,但思想若被打散,则会沉寂,但后面是浅意识,思想能沉寂吗?这会让思想和意识形成了冲突,进而崩溃。

当思想和意识崩溃了,还有认知兜底不是,不过由于崩溃的缘故,认知是错乱的,而这错乱的结果导致咱们看禁区啥也不对,这样认知便成了认错。

认错了,是不是改错?改了也乱了,因非生所愿,但无论怎样改,都认了不是吗?

用世界的话来说,这很合理,既然认错了,怎么改,禁区说的算。

不过...非生所愿和非我所愿是两回事。

生不由自主,但我是不同的,就算我未生亦是如此。

但怎么说?

认错生错,乱我心扉。

不过...这个我又不一定非要在我们身上,可以在世生脑门上不是。

我等有认知,也有意识,只不过这意识不太给力,老是忘记,比较懵懂。

至于我这个玩意,我等是没有的,或许世生有,但我等没有,我等有的仅仅是思,思我存世生。

换句话:现在的咱们,不支持我的存在,所以只能放在世界那边,毕竟连意识都勉强生存,更别提我这回事。

至于说灵魂...那是啥?

我这回事对于我等只是一种感觉,感觉存在了就行,至于灵魂这玩意,压根感觉不到。

我思故我在,还可以谈谈感觉这回事,但灵魂无疑更高级。

有吗?或许有。

毕竟怎么说?禁区在我们眼中可是很完善,至少比我们创造的简陋世界要完善到不知道哪里去。

所以,灵魂是可能存在的,但仅仅是存在于感受当中。

感受灵魂的存在。

譬如梦境中有恐怖的一面,又有温暖的一面。

究竟哪一面是灵魂的体现?分不清。

从理论的角度讲,温暖的一面更像灵魂的归宿,但我等是因恐怖产生的意识,要是依赖于温暖的梦境,我们很害怕,害怕被温暖给同化,所以有些时候宁可让意识活在恐惧当中,只不过恐惧也有可能是真的。

当恐惧足够深刻,意识也会吃不消的,所以我等是既害怕温暖又畏惧恐怖。

这环境真是够恶劣的。

安全吗?一点都不安全。

现实倒是足够安全,但也只是临时表面,宛如待宰牲畜,不应该是这样的才对,毕竟我们看到了宇宙,观望过天空,体会过梦境,但究竟是哪里不对?不清楚。

因分不清,所以只能站在世的一边去面对,比如说将我,交给世界。

至于说灵魂...我等是没有灵魂的,只能感受到灵魂。

一边是恐怖黑暗,一边是光明温暖。

哪边是灵魂?不清楚。

若不出什么意外,意识会在恐怖的黑暗中向往光明的温暖,或许意识会被温暖以同化的方式给吃掉,或者说沉沦。

不过解决的方式不是没有,但只是猜测,简单来说,作死。灼烧出灵魂。

那么灵魂究竟是什么?

这个...

认知从何而来,我等创世,认知由我等而来。

当我等把感觉的我交给世界,而我等挂掉了,这个我对于世类似于灵魂的玩意,或者说我可以取代灵魂这个东西。

底层认知的来源之一:失败者。

它们的我交给了一方,而自身失败了,故成为了类似于灵魂的玩意,构建出了基础认知。

灵魂、意识、自我。

这是三者。

当自我没有取代灵魂,那灵魂以怎样的方式表现。

灵魂的通常解释是身体的活性,但身体可以没有灵魂吗?实例,我等可以没有灵魂,就算没有灵魂一样能活蹦乱跳,因感受到过,如此简单。

在贴切一点的形容,若无灵魂,风动即可身动。

灵魂不可或缺,但却必须存在。

以失败为案例。

由我取代灵魂,世生形成认知,构建出意识,进而相互交织,产生自我。

世生有先后之差,更生生各异,这是殊途,而自我的形成方式之一,便是生生之间相互融合,这是殊途同归,更是众生我象。

我主沉浮,因我生一世,而众生我象之后,进而是分生。

一个问题:我是谁。

我等因殊途同归而同生,也因我主而分生。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