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日初

十五轮回周 灵异大猫 6654 字 2个月前

相国:这...

哀家:若起于冥府,那皇室子弟一般都是废物,因非物,因属冥,生皆废。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则是哀家说过,需要陪葬品,而这皇室便是。若以皇室作为陪葬,那这皇室是不是废了?对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皇孙贵胄,它们的强不是强于生,而是强于冥,更为关键的原因也是冥皇。

祭是对于祖的分化。

封是对于王的分化。

同样,冥是对于皇的分化。

知道为什么分化吗?显而易见。它们的含金量太重。承受不起,当然需要分化。

若皇室作为物来陪葬,那哀家是什么?

相国:逝者?

哀家:对的。逝者。世间是有些谣言的,比如说唯逝者可通灵。当然这只是尚未证实的谣言。而哀家这逝者也与卡住的逝者不同,用通俗的话来讲,逼格更高。但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隔阂,比如说与世界是相隔的。

这样的相隔是不是很厚实?

相国:近在咫尺,咫尺天涯。

哀家:嗯。其实宫那玩意,哀家是有的。皇宫之说,无非是哀家一念,但由冥皇来转化和哀家迁就的因果是不同的,哀家属于外,而冥皇属于内,不过这殊途反正是要同归的,譬如陪葬。

在聊陪葬事宜之前,姑且先问你们一句,皇室愿意陪葬吗?

相国:这...不好说。

哀家:不好说呀...呵呵。那哀家就来分析分析了,若是冥皇,逝者已矣。而你们虽说是亡灵,但好歹是生者的一员,以本能来判定是不愿的,说白了,就是尔等不是皇室。若是皇室,就算是招生它们亦会溯原。当然拉,要是皇室的话,我们干的事就是错误的,转生则是罪责。

所以尔等的答案是不愿的,那为什么不好说呢?因为存在溯愿的原因在内,这是两可之间的非我愿,但随意。

虽说强扭的瓜不甜,但这瓜也不算强扭,只能说别扭。不过...要真是皇室,我们还不喜欢呢。

一个初始世界,冒出一个古老的皇室。

啧啧。

经不起折腾。

同样的,这也是很高级别的转世,别名重生。

转世重生是第一档,它是最高的,同样也是最次的。

这是陪葬之后的后话。

陪葬是为了什么?是至死而后生。

容身立足是两回事,可世界是生地,还是死地呢?模棱两可。所以需要在生死之间做出选择。

如我等是生,而你等是死,当死者给生者陪葬,而当生者起死回生,那世界是生地,还是死地?生。

那死者能不能把生者给咒死呢?能。

如我等的另一生死过了,呕心沥血而死,着实...

死了一生,还有一生不是,这是起死回生,重点在于有两生,才能做到生而不死,不过那一次死的有些早,而现在却是刚刚好。

要是生者可以起死回生,那么作为陪葬这,是不是可以死而复生?

这是转生。

将世界转为生地,由起死回生,死而复生而成。

可既然早夭了,这还适合吗?不适合了。

因起死回生,死而复生,早已完成。

这不是亡灵死而复生了,而是我等死过了那一生又活了,既然活了,那生地显然有些小了,选择有些狭隘了。

那下一个问题。

若一生早已死而复生了,而今皇室即可重生,连陪葬都不需要,只不过是皇室变成皇家罢了。

重生喜欢吗?不喜欢。兴许皇家挺喜欢,甚至世界都挺喜欢。

毕竟一个重生者,从是可以引领世界,而世生不说是一个个听话的乖宝宝,但也差别不大。

所以重生对于世,对于家,都可以说是好事,但对于生而言不是,这也很符合死的定义,于生不利,于世不合,当然拉,无论是于生不利,还是于世不合,都是后话。

重生的家伙活过一生,见过世面,那重生的家伙是不是会以自己见过的世面为主,进行盖世?对吧。而这样的盖是覆盖。等同于拿别人的东西覆盖自己,覆盖的少,问题不大,可要是覆盖多了,于世不合了,因这一世并非那一世。

两世是不同的,而重生干的是把这一世变成那一世。

世于世之间有矛盾吗?没有。

那么问题来了。

重生者想把这一世改变成那一世,但那一世也有种种瑕疵,而它也想把这些瑕疵给改掉了,这就变成了,既不是这一世,也不是那一世的异世,这异世便是重生的作为,可异世对于两世都是不存在的,异世的存在只建立于重生者的脑门上。

创造异世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关键是大多数重生者都没点逼数。

异世的存在是基于重生者,可重生者的存在却不是基于异世,它基于来世和本世,而不是异世,而这则会出现世于世之间的不合。

首先被干掉的便是来世,毕竟活在本世界,要是不合,来世便是前尘。

当没有了前生作为来历,重生的家伙则成了来历不正的家伙,这样的矛盾点便是异世和本世,于本世不合,因异世存在,看着就是碍眼,但偏偏喜欢乱晃瞎改,而这样的不合则会越来越严重,进而排斥,排斥进所在的异世界。

要我们说吧,这样的家伙本可自立一方的,不过要是少掉了前世,自立?别想了。

小主,

本世会排斥,那异世呢?嗯...不和。因异世是以两世结合而成,少了前世,自然不合了,不会排斥这家伙,但总归不是那么融洽,两者存在隔阂。

于世不合,可不是说的于本世不合,而是本生的异世不合,当与本世的异世都不和,其他世界的态度可想而知,排斥还算是最轻微的,因重生是基于本世,所以本世的排斥可以说是最大的容忍。

这些是于世不合的影响,还没有说于生不利那岔,若生灵懵懂,那生灵估计会受重生的重大影响而长歪了。

这样的长歪,体现在顺从。

重生者,两世为人,其见识不是婴儿可比的,要是婴儿想从重生者的身上学点东西,不顺,则学不到。

这类似于重生者的东西不是婴儿的,婴儿想要就得吸取经验,靠近一些,顺从一些,听话一些,以这样的姿态来吸取经验,这样一个个的就变成了乖宝宝。而我们的则不同。

我们所具备的经验,婴儿用吸吗?不用。那是婴儿天生拥有的。而不曾拥有的,想吸也没得吸。

这是天生自主。

拥有了早有了,剩下的在依赖也吸不到,所以依赖咱们根本没用,至少在婴儿本能的认知中没用,这要是没用,自然就自主长大了。

这不是说大的靠不住就靠自己,要知道婴儿又不止一个,它们相互之间可是会模仿的。

自主长大,模仿学习,趋于完美。

这和重生者的培养压根是两回事,若顺从可以吸取经验,它们跳过了两个步骤。

一个是自主,一个是模仿。

这时的婴儿所具备的是本能,因需要顺从才能吸取到养分,而这样将成为它们本能的天性,当这样的养分吸收干净了,它们才会进行模仿,而这样的模仿与表面模仿不同,这是深度模仿。

婴儿之间相互模仿,是浮于表面的,说白了就是玩。

能吸到什么养分吗?吸个屁。由于吸取不到什么养分,所以当玩腻了,它们就会把玩这个过程,变成属于自己玩法,比如说这样玩更好玩。

你玩你的,我玩我的。

这时...你玩的是什么?我好奇。学习开始。由于自己玩的花样里面有其他家伙的一部分,所以其他婴儿学起来非常简单,这样学到的虽不是所有的,但却是拥有的,因这种玩法里确实拥有自己的一部分,由模仿所成,而这所学的便是长大的养分。

这时婴儿或许明白,那个自主的参照物意味着什么。

因这个学和自主是非常像的,学完了就学不到什么了,和自主的参照物是不是很像?是。当这样的参照物越来越多,而这些参照物又时不时的冒出养分,婴儿是不是会好奇养分怎么来的了?或许。

婴儿与婴儿之间的频道是共通的,当一个婴儿成了自主的参照物,那其他婴儿是不是感觉我也可以?是。

尽管它们不知道玩出来的花样是什么,可要是玩出来了,其他婴儿会学我,当其他婴儿学我了,距离我主,差的只是一个明白的问题,婴儿时期或许不明白,但长大自然明白了什么叫我主表率。

或许都不用长大,都能明白表率的含义,毕竟玩出一个花样,全是学我者生。

这是婴儿的初浅认知:我主表率。这亦是天性。由众生皆学我辈,而铸就的天性。

婴儿可以学会,但我等却学不会,只是知道而已。全都是天才,我们却是最笨的,怎么也学不会,毕竟从婴儿玩出的结果学取经验,这回事属于太难为咱们了,这学不会,自然也不用学,瞅瞅婴儿长大后能不能把咱们这个末学后进给教会。

学肯定是学不会的,但可以被教学的话,简单来讲,咱们才是那个需要咔咔吸养分的婴儿,要是婴儿成为了咱们这等模样,全是笨蛋。

如一个重生者带来的,便是让一个个婴儿成为笨蛋,因这样的重生者与我们本质上是不同的。

我等可以让婴儿吸不到养分,就算顺从也没用,但重生者行吗?不行。又不是地主。在说了,我等也不是距离,而是分享干净了,关于世界的那都没有藏私这么一说。至于不属于世界的,自带隔阂。

婴儿要是能吸到禁区,咱们早被吸走了。

在简单些说,比较难吸,既然为难,那婴儿自然更喜欢玩啦,好玩的说。

重生者不利于生重要原因之一:全是笨蛋。

它会让一个个婴儿都成乖宝宝,养成依赖性,要是顺从能吸到养分是不是大吸特吸?嗯。而重生往往有那么一些奇思妙想,所以这样的养分可以说无穷无尽,吸的养分都是虚的虚胖。

这会让一个个婴儿一直都是一个老样子,你不教它,它就什么都不会,就像比较笨的咱们,这种婴儿更笨,你不教它不仅什么都不会,还什么都不知道。

这是虚实之变。

让教会了以后,婴儿才会慢慢具备自己的思想,而这样的思想来自于错误,婴儿以顺从为主,而教的则是乖宝宝,相当于一个摸子里刻出来的工业品,所以若要形成不同,则教的需要违逆。

小主,

自己教的自己违逆,形成错误的认知,让婴儿幼体产生自己的思想,不然一个个婴儿和傀儡没有多大差别。

既然自己教的都违背了,那一个个婴儿当认知到错误时,则叛逆开始,认为重生者所教授的是一种错误,但真是错误吗?不是。这样的教法是对的,只不过婴儿认知到了错误而已。

若教错认错,那婴儿会不会作错?当然会,毕竟始于错。这是必然的做错,既然做错了,那于生于己于世都是不利的,这便是教训,从失败开始的教训,有了这样的失败,才能把错题作成对的。

当大体的风气以失败为基础,其中有几个可以成功的能把错题作对的?失败的多了总会作对不是?嗯。是这样的。但一个家伙作对了,可其他家伙怎么认为?它们会认为这是错的。

当一个作对的题目,却遭受全盘的否定,接下来又有几个家伙会继续作对?没有。既然费力不讨好,那就不做了,这样的不做就像是有这个想法,但一直没有做。

毕竟初始的题目是作对的,所以作对的想法会有,但没有谁会做,而这样的棋盘便是死局,因不会有谁把这个棋盘推翻重来,毕竟一个个婴儿都是等同的,同气连枝的,谁能推翻棋盘?谁也不能,因牵扯太重,所以这样的想法只能靠后代来改写。

当靠后代改写时,这错误的道路早已渐行渐远了,推翻一次棋盘容易,但推翻多次就不容易了,而且在推翻的同时还要进行重组。

其难度...史书上都不会写。

那么它们的做法是什么?重生。

由重生来推翻现有棋盘的同时,一次又一次更胜往西,同样的这也是史上最大的骗局。

举个例子。

其一:国富民强。

其二:民生疾苦。

生者生于国富民强的现状,但这个现状会慢慢走向民生疾苦,但达到民生疾苦这个结局时,它重生了。重生到国富民强之际来改变民生疾苦的结局,但这个结局真的存在吗?这是一个骗局。

民生疾苦是因生者而存在的一个结局,因它造成的影响,所引起的蝴蝶效应,可当这个这个生者成为了重生者,这只蝴蝶的进程改变了,民生疾苦这个结局不在存在,因那只原本的蝴蝶没有了。

这样原本的棋盘是不是改变了成了另一番面貌?是的。而这番面貌是不是比民生疾苦更强?当然。是不是更胜往西了?是的。

是不是觉的就算强一点也比不上现有的国富民强?但要知道,国富民强曾经的起点可能更低,比如说民不聊生,而民不聊生达到国富民强时,在由重生换一个新的起点。

这类似于盛极而衰,但只是类似。

盛是可以很长的,而有些家伙却能把这样的长盛转变为重生的砝码,本来是长盛久衰,成了盛极而衰。不过事物败到一定的程度,则存在上限,盛极而衰也是自然,而它们把这样的衰制作成了一个骗局,而这个骗局便是用来框柱重生者的。

框柱了,长盛久衰,在用长盛的资本来重生,把这个骗局进行改变,让久衰立竿见影,长痛不如短痛。

这是重生骗局,也是重生者的来源之一,由一次次的重生来回到最初,不过回到最初的可能并不是这些重生者,作为瞒在鼓里的家伙能知道些什么,所以回到最初的是那些编织者。

当重生的编织者回到最初时,还教吗?不教了?啧啧。

要知道最初是没有编织者的位置的,若教则是魔教。

若是与生俱来的魔教,需要实教吗?不需要。同样的最初亦没有重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