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世界观

聊些有趣的话题:三观。

不过能聊的话题越来越少了,更多的应该是旁触类通,而这又太多了,无聊。

三观。

世界、生命、无纪。

解释一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首先是世界观。

这样的观念不止世界,但以世界为主更多的应该是世界更为简单,而无论是宇宙观,还是文明观,都是以完整以主题。

一:世界观本身是没有的。

活在世界,活在宇宙,活在文明,不代表就有自己的世界观。

文明有自己的文明观吗?没有。

世界有自己的世界观吗?也没有。

其没有的地方在于这一个个家伙以本身承载了十个巨无霸。

如一个世界,承载了虚空,幽冥、地狱等等因素,它可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吗?不能。但世界观又是存在的?

怎么来的?啧啧。与生俱来。

简单来讲,当世界和生命承载了其他十个家伙,则世界里面的生命体具备朦胧的世界观,而这样的世界观仅仅只是对于自身所在的认同。

如认知世界的存在,认同世界的合理性,但本身是不具备世界观的。

在简单一些,这样的基础世界观让你觉的世界是对的,而不会质疑世界的错误,或者说这样的世界观仅仅是一种常识。

常识的存在,不代表自身具备世界观。

那世界观是怎样来的?

嗯...构建出来的。

以文明,以幽冥,以虚空构建出以世界为主的世界观,若不构建那就是没有,只是具备常识而已。

这一点可以理解成转化,把其他家伙转化的世界的观点,架构出基础的世界观,如同认知。

当没有世界观时,你知道文明,幽冥,虚空的因素是什么吗?不知道。

所以当以外在架构内在时,认知的是世界,而不是幽冥,虚空以及其他。

作为基础世界观,无论以什么元素架构,你认知的只有世界而无其他,因没有这个基础不存在跳板,而世界也是唯一可以认知的,因活在世界,只有架构出基础的世界观之后,才会认知到其他,比如文明等等,对世界做出区分,譬如对错。

唯一是没有对错的,可谓是绝对。

当有了基础世界观,则可以分出对错,而当没有建立出基础时,所谓的世界观只是一种朦胧的常识,而这样的常识需要述说吗?不需要。

与生俱来,习以为常,连认知都没有,而当认知世界时,则是在建立基础,这样的基础不应该说是世界观,而是论,讨论的论,犹如把某种常识给确定下来,成为一种既定认知。

这样的认知即是绝对,也是错误。

毕竟是唯一的,你不可能否定,而认定是绝对的同时也是错误,所以是论,是既定,是认知,而不是认定,这样才有的改。

不然要是认定了,当后者划分出对错,你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若本身是认定的事实,那当然不会同意。

常识是没有必要拿出来讨论的,而当把常识拿出来讨论时,则是认可,这样的认可是小范围的,如同一对一,影响大吗?不大。而提出讨论的家伙则建立了基础世界观,不过这个建立世界观的家伙对另一个产生了影响。

换句话,这个家伙建立世界观容易,但下一个家伙由于受到了前者的影响,则不太容易建立出自己的世界观了,因第二个家伙所认知的是第一个家伙提出来的,对于前者而言是巩固,对于后者却是影响,而这样的影响如同大势所趋,随波逐流一般。

但一对一终究是小范围,影响不大,可我们也说过,常识是没有必要拿出来讨论的。

若自议,还会影响他人吗?不会了。

论的影响是负面的,而非议的影响则是正面的。

即是唯一,当然一个人就可以完成,这是唯一,更是认知。

于世是唯一。

于生是认知。

唯一世而不是唯一生。

作为生灵,它是会在往后认知到其他的,而世界不会,故世唯一,这就像是生灵可能会背叛世界,但世界不会背叛自己,故世唯一。

当然了,也可以说,这种唯一的效果是生灵造成的,由于认知到世界,从而让自己产生自我的唯一认知。

又或者说第一个认知到世界生灵的是唯一的,别名绝对,又名绝无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