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的角落里,还堆着些连发明者自己都没摸透用途的奇妙造物:
有能随温度开合的铜制叶片,有转动时会发出规律声响的齿轮组,还有能将微光聚成一点的琉璃镜……
它们此刻静静躺在那里,蒙着薄薄的灰尘,却在等待某个被需要的时刻,突然绽放出意想不到的光彩。
毕竟,许多改变世界的发明,最初都源于一场看似无用的探索。
研究院里的奇思妙想中,玻璃丝的诞生堪称意外之喜。
工匠们先是拉出细如发丝的玻璃纤维,又用树胶为其裹上一层薄薄的保护膜,再将这些晶莹的细丝编织成绳——
谁知这看似脆弱的玻璃绳竟意外柔韧,拉扯时富有张力,弯折数次也不易断裂。
后来有人尝试在琉璃原料中添加不同矿物质,竟让玻璃绳的韧性更上一层楼,只是这群埋头研究的匠人左看右看,也想不出这亮晶晶的绳子该用在何处。
直到朱有建瞧见这捆玻璃绳,眼中顿时亮起了光。
“给灭僵队做内甲!”
他当即拍板。
于是,用高韧性玻璃丝编织的内衣很快被试制出来——
虽不如棉衣柔软、毛衫温暖,却自带凉爽透气的特性,在潮湿闷热的亚热带与热带地区简直是福音。
它不会像麻布那样被汗水浸得贴在皮肤上,也不蓄热,能将体表的热气快速散去,比起粗糙刺痒的麻衣,舒适度已然高出不少。
这玻璃丝织物的妙用远不止于此。
凭借足够的柔韧性,它能被制成贴身内衣、长裤,甚至缝制成鞋子与手套,连遮阳的帽子也能一体编织。
论防御性,它自然比不上铁甲钢盔,却比寻常棉麻衣物坚固得多:
细密的纤维能挡住蚊虫的尖刺,对小型兽类的抓挠也能起到缓冲,遇上蛇类袭击时,更是能凭借光滑的质地与紧密的编织,完美抵御毒牙的穿刺。
最令人惊喜的是它的防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