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吁王朝的崛起之路,着实令人难以想象。它最初只是白古苏丹国的附庸,在中南半岛的夹缝中默默无闻。
后来不知在哪寻到了巨额宝藏——
后人也只能这样猜测,毕竟它突然有了足够的财力雇佣葡萄牙人,靠着对方的坚船利炮击溃了白古海军。
取胜后,东吁划出一块土地给葡萄牙人作为据点,继续用重金留任这些外籍佣兵,随即转头打败了八百大甸宣慰司,缴获白象组建起精锐的白象兵。
自此之后,东吁的扩张就像开了挂一般:
从最初小小的一块领地,竟接连吞并了缅甸宣慰司与木邦宣慰司,将缅甸各区域统一在麾下。
羽翼丰满后,它甚至敢对暹罗用兵——
当时的暹罗正值大城王朝鼎盛期,实力不容小觑,可东吁硬是打赢了这场硬仗,逼得暹罗王室逃往南方避难。
强大起来的东吁将目光投向北方,认为自己有实力与大明掰掰手腕。
面对这一挑衅,大明朝廷与黔国公府都给出了回应,双方几番交锋后,东吁虽未彻底取胜,却也没输——
它趁机夺下了孟养宣慰司,转头又占领老挝宣慰司,恢复其“南掌”的旧称,顺带将车里宣慰司也纳入版图。
大明这边则收容了各宣慰司的残余卫所兵,成功重建了车里宣慰司——
只不过不再设于原址,而是内迁到麓川地区。
这一举措不仅重新稳固了对边疆土司的掌控,还顺带解决了素来爱反叛的麓川土司问题,算是勉强维护了朝廷的颜面。
与此同时,东吁的兵锋已推进至真腊。
面对强势入侵,柬人彻底崩溃——
曾经辉煌的高棉王朝早已没落,国中迅速分成两派:
投降派选择臣服东吁,逃跑派则效仿先人,带着族人逃往马六甲王国寻求庇护。
更关键的转折在于外援的更替:
高卢人决定介入,或因重金诱惑,或因暗藏其他协议,东吁竟背叛了与葡萄牙人的盟约,转而借助高卢人的先进战力,成功击败了昔日的佣兵葡萄牙人,将早年割让的土地尽数收回。
而高卢人对此的要求很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