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神谕科楼顶极目远眺,西风卷起汤若望的衣袍,他望着茫茫远方,不禁想起了亚平宁半岛的局势。
那里散落着数十个大小不一的意大利城邦,彼此相距不远,却各有各的章程,连语言都带着不同的腔调。
罗马城旁的梵蒂冈能稳稳坐住教廷总庭的位置,正是看准了意大利人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的软肋——
城邦之间互相提防、彼此掣肘,连“统一”的念头都微弱得可怜,根本没有力量制衡教廷的势力。
私下里早有人揣测,意大利如今这般分裂的局面,或许从一开始就有教廷在背后推波助澜,毕竟一个四分五裂、没有凝聚力的区域,才更便于教廷掌控,更能让其牢牢握住宗教与世俗的双重权力。
这想法让他突然记起圣皇曾对罗马帝国的评论,此刻细细琢磨,或许真如圣皇所言:
没有哪个曾经强大帝国的后代,会沦落到这般散乱无章的境地,甚至比历史上以分裂闻名的希腊城邦还要无序。
若真有横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定然是由强盛的民族组成,有坚定的信仰,与无畏的精神;
可如今,其核心所在的亚平宁半岛,却成了一盘散沙,连一个统一的政权都没有,实在令人不得不怀疑罗马帝国,是否真实存在过?
同行的威尼斯商人对此倒毫不在意,他们从不认同自己是“意大利人”,提起身份时,只会骄傲地说“我是威尼斯共和国的公民”。
这个由商人主导的城邦国家,没有世袭的贵族领地,也没有森严的等级束缚——
商人们自愿驾着商船出海,把大明的货物运往世界各地,再带回欧洲的香料与金银,用赚来的财富维持共和国的运转;
平日里,他们还能在圣马可广场的议事厅里讨论政务,为城邦的发展出谋划策,日子过得自在又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