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张口,吐出一枚银元,轻轻放在他掌心。
又张口,再吐一枚。
如此反复,直至三百银元、六块金砖尽数堆于柴房一角。
令老活泪下:“你……竟一直替我藏着?”
青蛇点头,眼中竟有悲悯。
它用头轻推他手,示意他收好。
可令老活摇头:“我若带走,明日搜身必露。不如……你再藏一次。”
青蛇凝视他良久,终缓缓张口,将金银一一吞入腹中。
蛇腹鼓胀如丘,却无痛苦之色。
它盘绕一圈,似在行礼,随后从窗隙滑出,没入夜色。
次日,令老活被释放——因匪兵实在敲不了竹杠。
但他心知,自己活不久了。
果然,半月后,他在采药途中“失足坠崖”,尸骨无存。
临终前,他对留下口信:“若将来子孙有难,记住——青蛇有信,恩不灭。”
村民点头,却未传达。
此后百年,令家再无人学医。
济世堂荒废,匾额朽烂,药柜被拆作柴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救蛇之事,随风而逝,无人再提。
2025年秋,令魁首在秦岭悬崖洞中发现金银时,并不知其来历。
他只觉奇异:银元崭新如铸,金砖无锈无蚀,仿佛昨日才埋。更奇的是,坛底压着一张桑皮纸,绘着他雨夜救蛇之景,题字:“一念仁心,可通幽冥;十年尘劫,不负初心。”
三年后,他回邵阳修族谱,翻出一本残破《令氏家乘》,才在夹页中发现一张泛黄纸片——是太爷爷令老活的手札。
上面写道:
“光绪廿三年六月十七,暴雨夜,救青竹蝰于田埂,断为两截。予施术续之,七日愈。
此蛇通灵,目有神光,非寻常畜类。
后逢乱世,家遭抄没,金银三百银元、六金砖,皆被此蛇吞腹藏匿,免落贼手。
蛇曰:‘此财属善,不当绝。待令氏有德之后,自当归还。’
余感其义,立誓:令氏子孙,若有行善者,必得天助;若有作恶者,必遭蛇谴。”
令魁首读罢,浑身颤抖。
他立刻赶回秦岭,再入蛇洞。
这一次,他在最里层的蛇蜕下,发现一块青石板,上刻古篆:
“令老公恩,吾不敢忘。
金银藏腹,百载守诺。
今见魁首,仁心如祖,
故献宝归宗,以续善脉。”
落款:青灵
他跪地叩首,泪如雨下。
原来,那夜雨中的一念之仁,
不是偶然,
而是血脉深处的回响。
太爷爷救蛇,蛇藏金银;
他救蛇,蛇吞猛虎,还金银。
三代之间,隔百年光阴,
却因同一条青蛇,
因同一颗仁心,
连成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