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目光齐刷刷看了过去,确定老黄只是一条普普通通的老狗之后,便不再关注。
“可能那位前辈只是途经此地,顺手而为罢了,咱们还是继续追踪那吞天雀的踪迹去吧。”
驭灵师说完,其余四人尽皆点了点头。
临走之际,林海突然转过头,深深看了眼萧夜,“萧师弟身上有我辈读书人应有的气概,若是能坚守本心,未来成就不可限量,待在这里做一个教书先生,实在有些大材小用。”
萧夜灿烂一笑,“林师兄谬赞了,留在此地教这些娃娃们明辨是非,告诉他们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我已经很知足了。”
林海不以为然,“读书人不骄不躁,踏实好学固然很好,可你别忘了,真正的学问可不只是导人向善,而是要为天下苍生寻一条出路。”
“时逢乱世,妖祸不断,正是我辈读书人大展所学之际,小友可莫要一叶障目啊!”
言尽于此,林海潇洒转身离去。
萧夜则陷入了沉思。
林海说的没错,真正的学问应该是为天下苍生谋福利。
竹屋两三间,孩童几十个,就算他兢兢业业,终归力量有限。
想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娃娃们的命运,他需要让自己站的更高,因为只有这样,他的声音才能被更多人听到。
一念至此,萧夜眼睛骤然一亮,他朝着林海等人离去的方向深深一拜。
起身的瞬间,一道声音骤然在他脑海中响起。
“想通了就好,三个月后便是玉州春闱开考的日子,期待你到时大放异彩。”
春闱特指唐国各州每三年举行一次的科举考试。
在各州春闱中成绩优异者可进京参加十年一度的书院选拔。
若是能被镜湖书院选中,那绝对是鲤鱼跃龙门,一步登天。
书院学子可直接入朝为官,也可以进入镜道司,斩妖除魔,行走天下。
无论哪一种,对萧夜来说,都能实现读书人治国,平天下的最高理想。
当然,前提是他得在玉州春闱中脱颖而出。
唐国三十六州,这玉州只是其中最小的一个州,可即便如此,玉州的辽阔也不是普通人可以想象的。
仅是玉州境内,就有大大小小的修真宗门近百个,郡城三百,而每座郡城又下辖县城数十个。
例如三水村所在的平阳县城就隶属于玉州武威郡。
普通人可能一辈子也走不出玉州辖境,更别提整个唐国了。
试想一下,想要在这一州之地的所有读书人中脱颖而出,难度可想而知。
可正因如此,萧夜才觉得值得一试。
“我想好了,我要参加三个月后的玉州春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