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天道缺,吾道全,武运在我身

辰时正。

岳麓山,喧哗声戛然而止。

数千名躁动的武人仿佛被扼住了喉咙,整个会场落针可闻。

周明登台了。

他依旧是一身洗得发白的简单长衫,未佩刀剑,双手负后,步履从容。

他走上那座昨日染血、今日论道的最高擂台,一站定,一股无形的压力便铺满了整个会场。

台下前排,李存义的手掌按住刀柄,掌心一片冰凉。

他感觉到的不是杀气,而是一种更根本、更宏大的东西。

程廷华的脸色变了又变,在他眼中,台上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座与岳麓山连为一体,甚至更加巍峨的山。

唯有孙禄堂,这位丹劲宗师,瞳孔骤缩。

势。

这不是武道宗师以气血、精神、杀伐凝聚的“个人之势”,而是……天地之势。

周明站在那里,就是这方天地的中心,是所有规矩的源头。

周明环视全场,目光平静,却看透了每一个人心底的渴望与恐惧。

他没有开口,只是静静地站着。

时间一点一滴流逝。

压抑。

极致的压抑。

直到许多人额头渗出冷汗,心跳如鼓,周明才将目光落在孙禄堂身上,开口了。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

“孙宗师,敢问,丹劲锁元,锁住的究竟是那一线生机,还是那一条无可奈何的死路?”

一语惊破。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孙禄堂。

这个问题太尖锐,直指旧武道最顶点的丹劲之秘。

在万众瞩目下,被誉为“武神”的孙禄堂缓缓起身,对着周明长长一揖。

他直起身时,脸上带着卸下毕生重担的释然与苦涩。

“周先生问得好。”

他长叹一声,声音里透着无尽的沧桑,“丹劲,非为求道,实乃求存。”

“天地灵机稀薄,前路已断,我辈武人不过是抱元守缺,将自身气血精神尽数锁死,以求苟延残喘,减缓那油尽灯枯的到来罢了。”

他环视四周那些面露惊骇之色的宗师,坦然道:“这,确实是一条死路。”

此言一出,宗师圈中一片哗然。

孙禄堂,这位站在旧武道顶峰的人物,亲口承认了,他们的道,走到了尽头。

周明微微颔首,算是对这位宗师坦诚的尊重。

他以此为引,开始了今日真正的“论道”。

“诸位皆是武道中人,想必都清楚,我辈练武,根基在于气血。”

他没有讲任何玄之又玄的道理,而是从最根本处着手。

“凡人之气血,散逸如风,聚散无常,力浮于表,此为散逸之态。”

“我振华武馆的《肉身修炼法·壮体篇》,便是教人如何凝神站桩,打熬体魄。”

“于丹田感应并驯服第一缕气感,使其如朝雾初凝,是为雾氲之态。”

“至此,方算叩开武道之门,明劲初成。”

简单几句话,就将壮体境和明劲的底层逻辑讲得清清楚楚。

台下无数刚入门的武者听得连连点头,只觉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