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方式更是匪夷所思:
· 将病毒伪装成食堂“今日特价菜”的图片,通过订餐APP扩散。
· 将病毒编码成广场舞曲谱,上传到内部论坛的“业余生活”版块。
· 将病毒数据流混入空调系统的温度调节信号中。
这些看似无害的操作,就像将一滴墨水滴入清水,初期并不起眼。但“数据泥石流”病毒拥有简单的自我复制和变异能力,一旦在某个边缘系统扎根,就会开始疯狂复制,并随着系统间的正常数据交换,悄无声息地向内渗透。
第一天,员工们发现食堂APP加载菜单的速度有点慢。
第二天,内部论坛有人抱怨下载个舞曲谱子卡了半天。
第三天,IT部门接到零星报告,称某些非关键数据库查询响应延迟。
没有人意识到这是一场攻击。大家都以为是普通的服务器拥堵或网络波动。
然而,量变引起质变。随着病毒指数级复制,并不断混合进更多毫无意义的垃圾数据(比如伯纳德贡献的、基于坏账黑雾生成的“情绪噪音”数据包),真正的效果开始显现。
负责监控STP-OMEGA-001项目办公室的传感器,传回的数据流里开始夹杂着大量关于“韭菜价格”和“母猪产仔”的无效信息,分析模块过载,风险评级变得混乱。
清算部的一些低优先级数据分析任务,因为要处理海量的“广场舞队形变化记录”,进度严重滞后。
甚至连薇薇安手下调取某些外围数据时,都会偶尔卡顿一下,屏幕上闪过一串毫无意义的、关于煎饼果子葱花用量的数字。
这就像是在一条高速公路上,突然涌入了无数辆装着稻草、开着最大音量播放网络神曲的拖拉机,它们不撞人,也不超速,就是慢悠悠地占着车道,让原本流畅的交通变得寸步难行。
金橡树的“系统”显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情况。它识别出这些都是无效数据,但其庞大的清理机制面对这种海量、分散、且不断再生的“信息杂草”,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就好比用高射炮打蚊子,效率低下,成本高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薇薇安是最先察觉到异常的。她敏锐地发现,某些针对陆川团队的监控数据流变得不可靠,系统日志里出现了大量无法归类的事件记录。她立刻意识到这是陆川搞的鬼,但这种攻击方式让她感到一种荒谬的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