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一明确,大家立刻行动起来。王铁锤把废弃的铁块搬到冶炼炉旁,虽然烟囱封了,但他还是偷偷打开一个小口,点燃焦炭,把铁块放进坩埚里熔化成铁水,再倒进事先做好的泥模里,冷却后就是一个圆圆的铁壳。孙小虎带着工人,在院子里架起一口大锅,里面煮着硝石水,把棉线放进去浸泡,捞出来晾干后,棉线变得硬邦邦的,一点就着,正好做引信。
刘满仓派了五个战士,拿着锄头去山里找合适的石头——要那种质地坚硬、能挖洞的青石,战士们扛着石头回来,再用凿子在石头中间挖个小洞,清理干净后,就能装炸药。李铮则在小屋里调配炸药,把复装子弹剩下的火药和硝石按7:3的比例混合,一边混合一边用小纸包分装,每个纸包装五十克,正好装一个地雷。
“李师傅,这个炸药比例会不会太危险?万一不小心碰着了……”孙小虎看着面前的炸药包,有点担心。
小主,
“放心,我查过图纸,这个比例的炸药,撞击不容易爆炸,只有用引信点燃才会炸。”李铮拿起一个引信,点燃后扔进一个空铁壳里,引信“滋滋”地燃烧着,烧完后并没有爆炸,“你看,只要不用引信,就很安全。不过你们还是要小心,别用明火靠近炸药,也别用力摔。”
孙小虎点点头,赶紧把引信和炸药分开存放,还在旁边贴了一张“禁止明火”的纸条。
制作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麻烦。比如王铁锤铸铁壳的时候,泥模总是裂开,铁水漏出来,浪费了不少铁块。他琢磨了半天,才发现是泥模没晾干,里面还有水分,于是把泥模放在炉火旁烤了烤,等彻底干透后再铸,果然就没问题了。
做拌发诡雷的铁丝也不够细,粗铁丝太容易被发现,李铮就想了个办法,让战士们把粗铁丝拉细——两个人拉住铁丝的两端,用力往两边拽,反复拉几次,粗铁丝就变细了,再用砂纸打磨一下,藏在草丛里根本看不出来。
最麻烦的是延时引信的时间控制。刚开始做的延时引信,有的烧三秒就灭了,有的烧二十秒还没炸,根本没法用。李铮反复测试,调整硝石水的浓度、棉线的粗细,最后发现用中等浓度的硝石水浸泡、直径两毫米的棉线,燃烧时间正好在十秒左右,误差不超过一秒,正好符合要求。
两天后,第一批地雷和诡雷终于做出来了——有二十个铁壳地雷、十五个石雷、十个拌发诡雷、五个延时地雷。李铮把它们摆在地上,像摆着一件件宝贝,心里满是成就感:“现在咱们有了这些‘土炸弹’,就算日军来十个八个,也能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接下来就是布设地雷。李铮带着刘满仓和十个战士、五个工人,拿着地雷和铁锹,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去进山的要道、作坊外围的树林、仓库附近的山路布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