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李铮问道。
“有!”众人齐声应答,声音里充满了斗志。
散会后,大家立刻行动起来。孙师傅带着铁匠组,在红炉边支起新的锻打台,开始融化工具钢,打造新机床的零件。火星飞溅中,他挥舞着大锤,每一下都砸得精准有力——那是老匠人对钢铁的敬畏,更是对造炮的期盼。
周明则和吴博文一起,围着现有的车床研究改进方案。周明蹲在车床旁,用尺子测量着进给机构的尺寸,嘴里喃喃自语:“加装一个丝杠传动装置,用手摇柄控制,就能减少人工推动的误差……”吴博文在一旁记录,时不时提出自己的想法,两人配合得格外默契。
王磊则带着两名工人,钻进深山勘察铁矿——要炼钢,首先得有铁矿砂。他拿着地质锤,在岩石上敲敲打打,仔细观察矿石的颜色和结构,时不时用放大镜查看矿石粉末:“这里的铁矿品位虽然不高,但储量不小,足够咱们初期炼钢用了!”
刘姐则和陈平、刘军一起,在临时的化工帐篷里忙碌。他们用陶盆、玻璃管搭建了简易的反应装置,小心翼翼地将浓硫酸和浓硝酸按比例混合,然后缓慢加入甘油,并不停地用冰水冷却反应容器(硝化甘油制备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在5-10℃)。陈平盯着温度计,声音紧张:“温度控制在8℃,不能高也不能低!”刘军则拿着玻璃棒,缓慢搅拌,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一件珍宝。
李铮穿梭在各个工作区域,时而帮忙递工具,时而和大家讨论技术难题。当他看到孙师傅锻打出第一根机床主轴,看到周明和吴博文画出机床改进图纸,看到王磊带回一袋铁矿砂样本,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傍晚时分,李铮回到临时帐篷,再次打开系统面板。5000积分静静地躺在面板上,“8折折扣权限”的标识闪烁着微光。他点开积分兑换商城,看着里面琳琅满目的技术图纸——《中级炼钢法》《迫击炮改进手册》《步枪膛线加工工艺》……每一份都让他心动。
“先留着积分,等确定了急需的技术再兑换。”李铮关掉面板,心里暗暗决定。他知道,系统的奖励是助力,但真正的核心,还是眼前这群并肩作战的战友。有了旅部的支持,有了系统的助力,更有这群肯吃苦、敢钻研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他们一定能造出属于自己的火炮,打造出更强大的军工车间。
帐篷外,夕阳的余晖洒在新车间的建设工地上,战士们和工人们还在忙碌着,搬运石头、搭建支架、烧制砖块。远处的山林里,鸟儿的鸣叫声清脆悦耳,和工地上的“叮叮当当”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首烽火岁月里的奋斗之歌。李铮知道,属于他们的军工传奇,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