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女人,永远在悬崖边上跳舞,而且舞姿惊人。
“明白了。”他只说了三个字。
效率高得惊人。
仅仅两天,陆承安就锁定了一家位于邻县、因经营不善即将吊销执照的文化公司。
苏霓果断出手,仅用两万元,就买断了其未来三年的资质使用权。
紧接着,在陈律师的协助下,一份堪称艺术品的“双层架构协议”被设计出来。
表面上,声浪传媒是这家县文化公司的外包服务方;但协议内里,通过设立财务共管账户和关键决策一票否决权,苏霓牢牢地将控制权攥在了自己手中。
当所有的法律备案流程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完成,当孙涛还在悠哉地等着苏霓的求救电话时,他的一位下属惊慌失措地冲进了办公室。
“孙总,不好了!苏霓……苏霓他们的节目,已经开始进入后期剪辑了!而且,而且他们绕开了我们,自己完成了版权登记!”
孙涛脸上的得意笑容瞬间凝固,他猛地站起身,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她怎么绕开审批的?许可证呢?”
他想不通,这条他亲手布下的绞索,怎么就成了苏霓一飞冲天的踏板?
纸终究包不住火。
这番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擦边球操作,很快就传到了电视台副台长张卫东的耳中。
张卫东的办公室里,气氛严肃。
他看着眼前的苏霓,这个年轻人总能做出让他心惊肉跳却又不得不佩服的事。
“小苏,你这次的操作……擦边得很呐。”张卫东的指节轻轻敲着桌面,语气里带着几分审视。
苏霓没有丝毫的畏惧和闪躲,她坦然迎向张卫东的目光,平静地回答:“张台,我不是在钻空子,我是在试一条新路。如果我们的每一次创新,每一步改革,都要等上面的红头文件下来,那改革可能永远只会停在纸上。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句话,问得张卫东久久未语。
他看着苏霓清澈而坚定的眼神,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同样渴望打破陈规的自己。
这个年轻人,不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她的野心里,装着对整个行业的思考。
第二天,在台长办公会上,张卫东一反常态,主动提议:“关于苏霓团队的《改革先锋录》,我建议,可以将其列为我们台的‘媒体融合创新试点项目’,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特殊支持和观察期。”
孙涛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他意识到,局势正在彻底滑向失控。
他必须下狠手,做最后一搏!
一封措辞严厉的举报信,绕过了电视台,直达市广电局的纪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