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私活也是正经活!

林国栋那条挑衅短信的余波,比想象中扩散得更快。

电视台本就是个风言风语的集散地,一个不起眼的火星,足以燎原。

茶水间里,向来与苏霓不对付的江曼端着咖啡,声音不大不小,却足以让半个楼层的人都听见:“我说什么来着?某些人啊,刚有点名气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放着台里的大节目不做,大白天跑去给不三不四的人主持婚宴,真是掉价!也不嫌脏了我们金牌主持的身份。”

她身边的几个小跟班立刻附和:“就是,曼姐,也不知道图什么,那种小场子能给几个钱?”

“钱?格局小了不是?”江曼冷笑一声,意有所指,“说不定是看上哪家的新郎了呢。毕竟,她最擅长的不就是这个吗?”

尖酸刻薄的议论如同一根根无形的毒针,精准地刺向每一个路过的人。

这话一字不落地传进苏霓耳中时,她正坐在自己的工位上,指尖划过手机屏幕,上面显示着母亲的第三个未接来电。

她没有像任何人预料的那样勃然大怒,甚至连眉梢都没有挑一下。

那些曾经能轻易刺痛她的言语,如今听来,只觉得可笑又可悲。

与真正的生存困境相比,这些办公室的口舌之争,不过是风暴来临前无聊的嗡鸣。

她平静地关掉未接来电提醒,转而拨通了陆承安的电话,声音冷静得像是在讨论天气:“承安,帮我个忙。”

电话那头的陆承安似乎有些意外她的平静:“你说。”

“我想注册一个个体工商户,就用我自己的名字。”苏霓的目光落在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上,眼神却异常明亮,“名字我都想好了,叫‘霓语文化服务部’。我要合法纳税,光明正大地赚每一分外快。”

这番话掷地有声,陆承安沉默了两秒,随即笑了:“好。资料我来准备,你只需要本人到场签字。苏霓,你比我想象的,还要快。”

快?

不,这一点也不快。

如果不是被逼到悬崖边上,谁又愿意迎着狂风起跳?

次日清晨,天还没大亮,苏霓就带着连夜手写整理的材料,走进了街道工商所。

接待她的是一位戴着老花镜的杨会计,他看着苏霓那张在电视上熟悉的面孔,眉头立刻皱了起来:“电视台的主持人?小同志,我劝你一句,年轻人还是要踏实本职工作。搞副业,风头太盛,容易惹事。”

苏霓没有争辩,她知道空口白话毫无说服力。

她只是将一份装订整齐的文件轻轻推到杨会计面前——《本地商务活动主持市场调研简报》。

杨会计狐疑地翻开,随即眼神就变了。

这份简报,从本地中小企业年会、私人宴会、社区活动的需求量,到不同层次主持人的市场价位,再到潜在的客户群体画像,数据详实,案例清晰。

最令人震撼的是最后一页,苏霓甚至根据预估的业务量,精确计算出了“霓语文化服务部”未来一年可能贡献的税收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