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雨停了,灯亮了

苏霓按下暂停,又播放了另一段音频。

那是一个中年女人的声音,质朴而有力,是她曾经采访过的下岗女工周秀兰。

“……我这辈子吃了没文化的亏,摆小摊,看人脸色,点头哈腰,活得不像个人。但我女儿不行。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她读书,让她有本事,有底气。我不想让她活得像我,一辈子都得低着头。”

两段录音,两种母亲,两种人生。

苏霓关掉录音笔,目光直视着目瞪口呆的母亲,一字一句地问:“妈,周秀兰一个摆摊的女人,都希望她的孩子能抬头挺胸地活。我,您的女儿,也想抬头活一次,不行吗?”

苏母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那篮发霉的咸菜,此刻就像一个巨大的讽刺,摆在母女二人中间,散发着腐朽的气息。

午后的阳光正好,苏霓打发走了失魂落魄的母亲,邀请了赵小芸过来帮忙布置书房。

新买的书架已经立好,一箱箱书籍等待着被归位。

“苏老师,这些……都放在这里吗?”赵小芸抱着一摞沉重的专业书籍,小心翼翼地问。

“嗯,按照类别分好就行。”苏霓正弯腰整理着线缆,头也没抬。

赵小芸点了点头,开始认真地将书一本本摆上书架。

当她拿起一摞旧笔记时,最上面一本泛黄的日记本吸引了她的注意。

封面上没有名字,只有一行娟秀而有力的字——“未来节目构想”。

她鬼使神差地翻开一页,里面密密麻麻全是策划案的雏形,从选题立意到采访提纲,甚至还有预算规划。

最早的日期,甚至可以追溯到三年前。

赵小芸的心跳陡然加速,她鼓起所有的勇气,看向苏霓:“苏老师,您……您是不是早就计划好了这一切?离开电视台,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霓直起身,看着女孩眼中混杂着震惊与崇拜的光,坦然地点了点头。

“从我第一次被人抢走选题,我的报道被篡改名字开始。”她的声音很轻,却掷地有声,“但我一直在等,等到我的翅膀足够硬,等到我有能力护住我想护住的人,才敢真正离开那个地方。”

她说的“想护住的人”,目光落在了赵小芸身上。

女孩的眼圈瞬间红了,她明白了,苏霓不仅是在为自己铺路,也是在为她们这些追随者,筑起一座可以遮风挡雨的堡垒。

傍晚时分,陆承安再次登门。

他没有带鲜花或礼物,而是两份文件和一盒崭新的火灾报警器。

“《房屋租赁备案确认书》,老周今天上午就去街道办完了,产权清晰,没有纠纷。”他将文件递给苏霓,又扬了扬手里的报警器,“这个让物业明天来装,安全第一。”

他的到来,仿佛给这个刚刚建立的阵地,打下了最坚实的地基。

陆承安环顾着这个已经初具规模的空间,整洁的书房,码放整齐的设备,墙上挂着一块巨大的白板,上面写满了各种计划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