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霓没有回答,只是仰头看着他,清亮的眼眸里仿佛有星光在流转。
“怕,”她坦然承认,随即话锋一转,眼中燃起一簇火焰,“但我更怕停下来。陆承安,你曾经对我说,规则是用来守护人的,而不是用来困住人的。既然旧的规则不行——”
她顿了顿,一字一句,清晰无比:“那我们就一起,去改写新的规则。”
月光下,他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激荡。
他低头,准确地吻住了她的唇。
这是一个漫长而深沉的吻,像是在弥补过去所有未曾言说的日夜守候,又像是在许诺未来无数个风雨同舟的清晨与黄昏。
唇分之际,他用额头抵着她的,气息灼热:“苏霓,从今往后,你的战场,也是我的家。”
第二天清晨,阳光穿透云层,为整座城市镀上了一层金色。
苏霓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短信,来自那个熟悉的空号码。
“《听见昨天》下周主题:《我曾以为胜利就是赢过所有人》。”
没有署名,但苏霓知道是谁。
她抬头望向窗外,正在施工的文化园主楼上,工人们正悬挂起一幅巨大的红色标语——“春天的故事,由千万人共同书写”。
回到办公桌前,她看到桌上静静地躺着一支颇具年代感的旧式麦克风,正是当年她在阮秀英遗物中看到的那一款。
麦克风旁压着一张纸条,上面是一行清秀而有力的字迹:
“有些光,不必照亮世界,只要能照亮一个人,就够了。”
苏霓拿起那支麦克风,冰凉的金属外壳在掌心渐渐温热。
她知道,许文澜终于走出了她为自己构建的漫长黑夜。
而她自己的黎明,才刚刚开始。
《潮起》公映后的两天,口碑与票房一路高歌猛进,几乎所有的媒体都在用最热烈的词汇赞美这部“现象级”的作品,社会各界的讨论热度空前。
这场胜利来得如此彻底,如此完美,完美得甚至有些不真实。
苏霓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下方川流不息的车河。
一切都很好,好得让她心中反而升起一丝难以言喻的警觉。
在这场舆论的狂欢中,那些曾经最尖锐、最顽固的反对声音,此刻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存在过。
暴风雨来临前的大海,总是异常的平静。
而最致命的暗流,往往就潜藏在这片死寂的沉默之下,正悄无声息地积蓄着足以颠覆一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