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原来小孩不是不会说,是我们从来不教

唯一不同的是——通篇未提苏霓之名。

她拨通出版社电话,对方回应滴水不漏:“这是专家组自主设计,符合课标要求。”

许文澜挂了电话,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她将教材扫描件上传至“透明履职轨迹”频道,配标题:《他们学会了假装不知道她是谁》。

不到两小时,帖子刷屏。

家长群炸开了锅。

“原来孩子学的是苏老师的课!”“怪不得我家娃现在吵架都有逻辑了!”“建议全国统一命名‘苏霓表达法’!”

舆论如潮,无声却汹涌。

赵小芸在办公室看到热搜,忍不住笑出声。

她打开后台,发现“蜂巢镜像”的青少年用户占比在过去三个月飙升了67%。

很多留言写着:“第一次觉得自己说的话有人听。”

她正准备归档一批旧数据,忽然注意到林晚最近的操作记录有些异常。

除了日常维护和分类标注外,她在“记忆库”深处悄悄新建了一个文件夹。

命名极为简洁:儿童记录。

路径隐蔽,权限加密,若非权限追溯功能触发警报,几乎无人察觉。

赵小芸皱眉,点开日志,发现这个文件夹的创建时间是昨夜23:47,上传动作持续了整整四十分钟,来源IP经过三次跳转,最终指向市图书馆公共终端。

她盯着屏幕,心头莫名浮起一丝异样。

林晚向来低调,做事严谨得近乎刻板,从不越界半步。

可这次……为何要隐藏?

她没有立刻追问,只是默默记下了编号序列。

窗外,夕阳西沉,余晖洒在服务器阵列的指示灯上,一闪,又一闪。

仿佛有什么,正在无声孕育。

赵小芸的手指在键盘上停顿了一瞬,目光死死锁在屏幕上那串加密路径上。

儿童记录——这个名字太安静了,静得不像林晚的风格。

她向来做事如刀切水,不留痕迹,可这一次,却像是故意留下了一道微不可察的裂痕,等着有人看见。

她调出文件夹元数据,心跳微微加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