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保险箱里的遗言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负责在外围突破的赵小芸传来了突破性的消息。

她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工蜂,跑遍了市人民银行和三大国有银行的档案室,在成堆发霉的牛皮纸袋里,终于翻出了一份被遗忘在角落里的、九十年代初期的内部业务通报。

通报内容是为了应对当时特殊的经济环境,防止部分“敏感资金异常流动”,针对极少数特殊账户,设立了一种双重要件开启机制。

赵小芸的呼吸瞬间变得急促,她在那份通报的附件名单里,疯狂地寻找着。

终于,她看到了那个名字——周志明。

而在他账户的备注栏里,赫然写着一行小字:“仅限亲属或指定持信人,凭‘井底三更’开启。”

“‘井底三更’!苏姐,这是密码!”赵小芸的声音激动得发颤,“他留下的不是遗言信物,是口令!一句口传的密码!”

“井底三更……”苏霓默念着这四个字,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

井底,暗无天日,三更,夜深人静。

这不正是那137名矿工最后的处境吗?

这句密码,本身就是一句血泪的控诉!

“陆承安!”苏霓立刻接通了法律顾问的通讯。

“明白。”陆承安的声音沉稳如山,他早已准备好了一切。

他带着由许文澜、林晚和赵小芸提供的完整证据链,依法向市高级人民法院递交了紧急调查令申请。

小主,

证据链条清晰而震撼:从周志明的伪造死亡证明,到背后势力三十年来持续冒领的养老金,再到通过海外空壳公司转移幸存活口的可疑资金流……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结论——这个保险箱,极有可能是三十年前那场惊天矿难中,唯一幸存的、未经篡改的原始财务凭证存储点!

法庭辩论激烈异常,对方律师以“公民金融隐私神圣不可侵犯”为由激烈抗辩。

但陆承安只用一句话就击溃了对方的防线:“当个人隐私被用作掩盖137条人命的罪恶时,它就不再神圣,而是成为了帮凶!我们申请的不是侵犯,而是基于重大公共利益的抢救性调查!”

最终,法官敲下了法槌。

特批开启!

但附加了严苛的条件:必须由法院、银行、公证处三方人员共同监督,开启过程全程录像,并且只能提取与铜岭矿难直接相关的物证。

拿到调查令的那一刻,整个团队都沸腾了。

苏霓立刻带队,准备前往银行金库,进行这历史性的一刻。

然而,就在车队即将出发时,一个更令人瞠目结舌的电话打了进来。

是市局指挥中心。

“苏主任,你们要找的那个周志明……他没有跑。”电话那头的声音充满了不可思议,“他报警后,就一直待在研究所对面的街心公园里,一步没动。我们的人赶到后,他只说了一句话。”

“什么话?”苏霓的心脏猛地一跳。

“他说,‘我要见苏主任’。”

半小时后,在市局的临时会谈室里,苏霓见到了这个活在传说中的男人。

他比监控里显得更加苍老,但眼神却清明得像一汪深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