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裂缝里的光会自己走

黎明的光线刺破云层,将冰冷的雨水染上了一层虚假的暖意。

苏霓的办公室里,晨会的空气比窗外的清晨还要凝重。

巨大的投影屏幕上,中央某权威教育期刊的社评标题像一道冰冷的烙印,灼痛了在场每个人的眼睛——《警惕历史教育的情绪化倾向》。

字字诛心。

文章点名批评“某些非官方记忆工程存在煽动性叙事”,呼吁“重建教学秩序”,那字里行间透出的傲慢与不容置喙,仿佛一柄无形的大手,要将他们刚刚点燃的火苗狠狠掐灭。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只剩下电流的微弱嗡鸣。

苏霓的指尖在光滑的桌面上一下下地轻敲,发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声响,像是在为这场无声的战争敲响战鼓。

她抬起眼,目光扫过团队里每一张或愤怒、或忧虑的脸庞,嘴角却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他们终于不再遮掩了。”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穿透了压抑的空气,“不是怕我们讲错,是怕孩子们开始自己想。”

一句话,点燃了所有人的斗志。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出击!

“我决定,”苏霓站起身,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前倾,眼神锐利如刀,“即刻起,‘银杏徽章’系统,全面开源!”

这个决定如同一颗炸雷,让所有人心中一震。

开源,意味着放弃中心控制,将整个系统的未来交到无数陌生人手中。

这是一场豪赌,赌的是人心向背。

许文澜的眼中瞬间爆发出惊人的亮光,她几乎是秒懂了苏霓的战略意图。

敌人想砍掉头颅,那他们就让自己变成一个没有头颅,却有无数个大脑和心脏的巨兽!

她没有丝毫犹豫,整个人仿佛化作了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十指在键盘上翻飞起舞,敲击声密集如暴雨。

“明白!我现在就重构系统架构,剥离基金会服务器的全部依赖!”

一夜无眠。

许文澜将整个系统打散,重塑为一套完全去中心化的分布式存储网络。

数据的洪流不再汇入单一的服务器,而是像蒲公英的种子,被同步至全国二十三所深度合作高校的历史系机房,每一个节点都互为备份,坚不可摧。

她还设计了一套精妙的“信任链验证机制”,任何一份上传的教案,都必须经过三位已获得“银杏徽章”的教师交叉背书,才能被正式纳入系统,获得认证。

这既保证了内容的严谨,又将审核权下放给了社群本身。

黎明时分,当系统重构完成的提示音响起时,第一份来自偏远山区代课老师的教案《从粮票到二维码:我家三代人的饭碗变迁》通过了审核。

几乎是同一时间,那位老师的手机上弹出一条系统推送:“恭喜,您已成为第1,047位记忆共建者。”

星星之火,已然燎原。

然而,对方的反击也来得更快、更阴险。

赵小芸很快便察觉到,部分最初积极参与的试点学校突然变得诡异地安静。

课程表面上照常进行,却严禁任何形式的录像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