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老录音笔还没说完的话

她开始连夜重构并优化语音增强与背景音分离算法,誓要从那悠扬的《梁祝》旋律中,剥离出那不为人知的潜台词。

第二天一早,顶着黑眼圈的许文澜将初步分析结果发给了林晚。

“情况紧急,需要有人去现场。”

“我去。”林晚没有丝毫犹豫,当即请缨。

几个小时后,她已风尘仆仆地站在了县医院那间安静的病房外。

病房里,夕阳的余晖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温柔的金色。

老周就坐在床边,握着妻子枯瘦的手,那台改装过的助听器安静地戴在老人的耳廓上。

他并没有对着妻子说话,而是将那支录音笔模型贴在自己的唇边,一遍又一遍地,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重复着一段尘封了三十年的独白。

林晚在门外静静地听着,心头泛起一阵酸楚。

老周不是在索求遗言,他是在忏悔。

“秀英,我对不住你……那年咱家实在太穷了,娃上学要钱,我……我把你妈留给你的那个银镯子,偷偷拿去卖了……后来我骗你,说是被贼偷了……你哭了好几天,我看着,心跟刀割一样……”

“我不是不想认,真的不是……我就是怕,怕你恨我……这一怕,就怕了三十年……”

原来,那持续爆表的情感波动,并非来自垂危的病人,而是来自这个负罪半生的男人。

他的悔恨、恐惧和爱,通过助听器的微弱收音功能,被忠实地记录、上传。

林晚没有进去劝阻。

她知道,此刻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

她悄悄联系了后台的许文澜,将现场的情况作了说明,然后走上前,轻声对老周说:“周师傅,我来帮您。也许,她能听见。”

她将随身带来的便携分析设备连接上助听器的数据端口,与许文澜远程协作。

她们不再试图过滤掉《梁祝》的旋律,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将这首贯穿了他们一生的乐曲作为基准线,把老周的低语和张秀英的呼吸节奏,与之进行同步频谱分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屏幕上的波形图复杂得如同乱麻。

就在一曲终了,万籁俱寂的短暂瞬间,一个微弱到几乎被仪器忽略的细节,被许文澜优化后的算法敏锐地捕捉到了!

那是一声极轻的气音,夹杂在最后一次微弱的呼气中,像一片羽毛,轻飘飘地落下。

经过数十次降噪和增强,那句不成句的话,终于被还原了出来。

“……早……知道……是你卖的……我……就……不哭了……”

林晚将处理后的音频,用耳机递给老周。

男人颤抖着戴上,当那微弱却清晰无比的声音响起时,这个坚毅了一辈子的男人,瞬间崩溃,他趴在床边,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压抑了三十年的愧疚和思念,在这一刻尽数决堤。

声纹比对很快完成,系统确认,那句话确系患者张秀英的自主发声。

虽然是无意识状态下的生理反应,却蕴含着深刻的情绪记忆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