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楼的中央空调吹着微凉的风,陈凡坐在靠窗的工位前,指尖在键盘上敲得飞快。
工位是上周签到得的——半年租赁权,在这栋中档写字楼的12层,视野刚好能看到楼下的公交站。桌上没什么多余东西,就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个文件夹,还有半瓶没喝完的矿泉水,和周围工位上堆满绿植、玩偶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
“叮铃铃——”
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租客-李娜”,昨天在租房平台上留的咨询电话。陈凡接起,声音没什么起伏:“喂。”
“陈哥,我是李娜!就是昨天问你地铁口一居室的那个……我今天下午有空,能去看房吗?”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刚毕业的学生气,有点急。
陈凡视线扫过屏幕上的房源表——是他昨天整理的,系统给的“50个精准需求”里,李娜的需求很明确:近3号线、预算2000以内、能月付、拎包入住。他昨天已经匹配好了一套,在星光小区,步行到地铁口刚好300米,房东是个退休阿姨,人好说话。
“下午两点,星光小区门口见。”陈凡说完,没等对方多问,就挂了电话。
文件夹里夹着星光小区那套房子的钥匙,是昨天联系房东时拿的。房东张阿姨一开始还不太信:“小伙子,我这房子挂了一周都没动静,你说带租客看就能租出去?”
陈凡当时只答了两个字:“试试。”
张阿姨看他长得周正,说话虽少但挺实在,就把钥匙给了他,还补了句:“要是真租出去,中介费我给你多加两百。”
陈凡没接话,只把钥匙收进了文件夹。
中午十二点,兼职员工王小美拎着盒饭过来,是附近快餐店的两荤一素。她是陈凡上周在招聘软件上招的,主要负责整理房源信息,一天一百五。
“陈哥,吃饭了!”王小美把盒饭放在陈凡桌上,忍不住多看了两眼他屏幕上的表格,“你这整理的房源也太细了吧,连小区门口有几个快递柜都记了。”
陈凡关掉表格,拿起盒饭,没抬头:“租客要。”
王小美早就习惯了他的寡言,也不尴尬,自己坐在旁边的工位上吃:“昨天有个租客给我打电话,问有没有近学校的两居室,我看了下咱们的房源,好像没有合适的……”
“下午找。”陈凡扒了口饭,动作不快但利落,没几分钟就吃完了,把餐盒扔进垃圾桶,又坐回电脑前。
王小美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有点佩服。她之前在别的中介公司做过,老板要么天天拉着员工开会画饼,要么就躲在办公室玩手机。但陈凡不一样,每天准时到工位,要么整理房源,要么接电话带看,话少得像个闷葫芦,可效率是真高——这才一周,已经有三个租客咨询了。
下午一点五十,陈凡背着双肩包出了写字楼。包里就装着钥匙、合同和一支笔,没别的东西。
两点整,星光小区门口,李娜已经到了,还带着个女生,应该是室友。看到陈凡,李娜赶紧迎上来:“陈哥!不好意思,我们来早了点。”
“没事。”陈凡拿出钥匙,“走吧。”
小区是老小区,但绿化不错,路面也干净。李娜边走边问:“陈哥,这房子多大啊?采光怎么样?”
“65平,朝南。”陈凡脚步没停,“家电都新换的,能做饭。”
李娜还想问什么,旁边的室友拉了拉她的胳膊,小声说:“别问了,等会儿看了就知道了。”她之前陪李娜找过两家中介,那些中介嘴甜得很,可带看的房子要么采光差,要么家电坏的,她们都怕了。
到了三楼,陈凡打开门,侧身让她们进去。
房子确实像陈凡说的那样,朝南的客厅晒着太阳,沙发、茶几都是新的,厨房的油烟机和燃气灶还贴着保护膜,卧室里的床和衣柜也很干净。
李娜眼睛都亮了,走进去转了一圈,又跑到阳台看了看:“天呐,这视野也太好了吧!楼下就是小花园!”
她室友也挺满意,拉着李娜小声嘀咕:“这比之前看的那几套好多了,价格还便宜两百。”
陈凡靠在门框上,没说话,等着她们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