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找三方作证:
- 卡鲁长老:换过火祭用的鸵鸟蛋图腾,证设备图腾“契合恩古尼意志”,饮水池已吸引3只象崽补水;
- 莉娜:换过沙漠象GPS项圈,展示“萨法”族群在高地暂避,设备旁已发现象群足迹的视频;
- 李伟:换过观测装备,证明设备帮旅游线分类垃圾,“沙漠象专线”订单涨80%,游客好评率达95%。
“周凯,从温得和克仓库调模块,沙漠越野车2小时内到!”陈凡的声音透过防烫扩音器传开,耳旁还能听到骆驼刺被风吹动的沙沙声,“张远,去社区调洪旱记录和设备运行日志;刘敏,把绿能罚款单、NSI认证翻译成三种语言,发给村民和科考队,再把证人请过来!”
小主,
团队顶着高温行动,每个人都背着3升饮用水,周凯盯着电脑屏幕,指尖沾着沙粒:“模块推送成功!85%设备启动防烫+静音模式,升降台避开积水,识别率回升到89%!”张远捧着防水记录册跑回来,脸被晒得通红:“大家看!水源地洪前达标,范德堡倒机油后才变黑!设备日志显示,高温时散热正常,根本没漏液——他挖的百岁兰根系还活着!”
刘敏也扶着卡鲁长老挤进来,长老先走到设备前,指尖拂过“恩古尼”图腾,用辛巴语沉声说:“凡星懂我们的大地信仰,这图腾让沙漠的‘恩古尼’安宁——昨天火祭时设备没出声,还帮象崽解渴,是‘大地的馈赠’。”他转头指向水源地,“你倒的‘毒液’,沙鼠都绕着走,不是沙漠该有的东西。”莉娜举着GPS监测屏,用英语喊:“‘萨法’族群明天就回游!范德堡的人上周还来观测点,说给我30万纳元让改记录,我没要!”李伟也晃了晃订单册:“现在游客要提前三个月订位,就为看设备旁的沙漠象!污染是假的!”
村民们的骚动渐渐平息,几个年轻的辛巴族小伙骑着骆驼,舀起水源地的水往范德堡面前的桶里倒——只有表面浮着墨黑机油,底下的水清澈见底,当场牵来一头家养骆驼往水边引:“骆驼都敢喝!你骗人!”这时,NSI和《南部非洲沙漠公约》秘书处的工程师赶到,他们带着高温测试仪、水质检测仪和象群观测仪,现场测试后对着镜头说:“设备防高温防洪水性能达标,水源无任何污染,还助象群幼崽补水!纳米比亚绿能的指控全是伪造!”
范德堡的脸瞬间涨成酱紫色,想抢过检测仪却被公约代表莫洛拦住。记者们(随南部非洲生态科考队来的记者)蜂拥而上:“请问绿能去年污染斯瓦科普河的罚款是不是真的?”“你倒机油挖植物,是不是违反《南部非洲沙漠公约》?”范德堡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最后被纳米比亚环保部工作人员带走——当天下午,NSI就发公告,对他处以80万纳米比亚元罚款,吊销企业在南部非洲沙漠地区的所有经营资质。
此时,设备升级已全部完成。陈凡让李伟把游客留下的塑料瓶(分类后)投进去,设备投口自动清沙,饮水池里正有两只象崽低头喝水,屏幕切到辛巴语界面,识别率飙升到99%!更暖心的是,震动监测仪显示“萨法”族群正往社区靠近,莉娜笑着说:“这设备不仅是垃圾分类站,还是沙漠象的‘育儿补给站’,比范德堡的破设备懂沙漠一万倍!”
温得和克环保局长握着陈凡的手,激动地说:“南部非洲终于有能扛住沙漠洪旱,还能护沙漠象的设备了!中国技术连我们的‘恩古尼’信仰都考虑到了,太了不起!”当天傍晚,纳米比亚环保部、博茨瓦纳环境部、安哥拉自然资源部,共同与凡星签订《南部非洲沙漠生态保护合作协议》,确定在温得和克、哈博罗内、罗安达三地推广设备,年底前覆盖50个社区,重点保护纳米布沙漠、卡拉哈里沙漠、安哥拉纳米贝沙漠的生态。
陈凡刚把合作消息发回国内,母亲的视频电话就弹了进来。屏幕里,妹妹陈欣穿着印着“恩古尼”图腾的“凡星环保服”,在斯瓦科普蒙德社区的沙漠学校教孩子画“洪旱沙漠象保护垃圾分类船”,手里举着用沙粒和骆驼刺做的模型:“哥!咱们捐的200套象群监测仪和百岁兰种子到了,孩子们都知道要帮设备清理沙粒,还会唱辛巴语的环保儿歌呢!”父亲也举着捐赠清单笑:“我联系国内的沙漠装备厂,捐了5吨沙漠保湿剂和100套防烫工具,下周用沙漠卡车送过来,卡鲁长老说要为咱们举行‘火祭’仪式,感谢凡星守护他们的大地之魂!”
看着屏幕里家人的笑脸,陈凡想起从马普托到温得和克,凡星的每一次突破,都在回应“南部非洲沙漠洪旱交替+生态脆弱”的双重难题——这里不仅有高温洪水的自然考验,更有“辛巴族大地信仰-濒危沙漠象-生态旅游”的三重平衡,设备早已从“技术工具”升级为“沙漠生态的守护者”。这时,系统提示音在脑海炸响,成为凡星南部非洲征程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