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当创业梦想迎来现实敲门,她的专业是无可替代的竞争力

掉下的,是可能因年轻和初创而带来的青涩与不安。

露出的,是他作为决策者的魄力、对伙伴能力的绝对信任,以及在商业谈判中不卑不亢的底气。

接下来的一周,两人进入了紧密的合作准备阶段。江澈负责与技术团队沟通,搭建能够实现许念视觉概念所需的数据接口和动态引擎框架。而许念则完全投入到“灵犀”视觉概念的设计中。

她将自己关在画室里,画稿铺了满地。有时会为了一个色彩的微妙过渡反复调试半天;有时会深夜拉着江澈,让他佩戴上各种传感器,记录他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生理数据变化,试图找到数据与视觉情绪之间的映射关系。

江澈毫无怨言地充当着她的“实验品”和“技术顾问”。在她纠结时,他会用他理性的思维帮她分析不同方案的优劣;在她灵感迸发时,他会第一时间给予肯定,并提供技术实现上的支持。

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许念的初稿虽然概念新颖,但在与“灵犀”硬件的实际适配性上遇到了一些问题,色彩在小型屏幕上的显示效果不如预期。

收到初步反馈时,许念有些沮丧。江澈却只是平静地揽住她的肩膀,带着她一起分析问题所在。

“不是概念的问题,是载体适配需要优化。”他指着反馈邮件里的技术参数,“这里的色域和分辨率限制,我们需要在保持核心视觉语言的前提下,做一些细节上的妥协和再创作。”

他没有说“没关系,慢慢来”,而是直接指出了问题关键和解决方向。这种理性的、解决问题的态度,反而让许念迅速从沮丧中抽离,重新投入修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几天后,许念拿出了修改后的方案。她在保持了“能量漩涡”核心概念的同时,优化了色彩体系,使其在小屏幕上更显高级和清晰,并且设计了数套根据不同基础心率区间触发的、微妙不同的动态模式,使视觉真正与“情感”产生了联动。

他们将精心准备的概念方案和部分动态演示视频,发给了“创源科技”。

等待回复的时间显得有些漫长。许念表面上平静,但江澈能感觉到她偶尔的走神和下意识摩挲画笔的小动作。

这天晚上,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在书房工作到很晚,而是早早洗漱好,抱着一台轻薄的投影设备走进了客厅。

“乖乖,过来。”他朝坐在沙发上有些心神不宁的许念伸出手。

“怎么了?”

江澈没有回答,只是将投影仪连接好,在客厅空白的墙面上投射出一片深邃的、缓缓旋转的星云。然后,他拿出一个便携式心率监测仪,戴在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