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誉受损的危机感,如同悬在头顶的冰锥,时刻散发着凛冽的寒意,催促着沈微婉必须尽快行动。然而,越是心急,她越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贸然行事,只会适得其反。她必须想出一个真正有效、且能持续的对策。
夜深人静,破瓦村的土屋里只剩下一豆摇曳的孤灯。安儿早已睡熟,发出均匀的呼吸声。沈微婉却毫无睡意,枯槁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粗糙的桌面上划拉着,眉心紧蹙,深陷的眼窝里盛满了焦虑与思索。
第一个跃入脑海的念头,最简单,也最直接——降价。
对方不是便宜一文钱吗?那她也降!甚至降得比对方更低!用价格战把对方逼死!
但这个念头只闪现了一瞬,就被她狠狠掐灭了。
不行,绝对不行。
她的成本清清楚楚地摆在那里:精心挑选的、品相最好的萝卜和雪里蕻,价格本就比那些发糠发黄的次等货高出一截;她用的盐是正经的官盐,虽不是最上等的,但也绝非私盐或劣质盐能比;更重要的是时间成本,她的老卤需要养护,腌制需要足够的周期让味道自然沉淀融合,无法像对方那样速成。每一罐腌菜里,都凝结着她的心血、时间和实实在在的物料成本。
降价?降到和对方一样,甚至更低?那无异于割自己的肉去喂饿狼。卖得越多,亏得越惨。最终的结果,不是逼死对方,而是先拖垮自己。她还有安儿要养,还有开春的种子要买,她冒不起这个险。
价格之路,此路不通。
那……提高服务?比如买一罐送一小撮试吃的,或者帮忙送到车上?
沈微婉摇了摇头。集市上都是匆匆来去的苦力和寻常百姓,几文钱的买卖,谁会真正在意那点微不足道的“服务”?而且她一个人忙里忙外,还要照看安儿和窝头生意,精力实在有限。这点小小的“增值服务”,根本无法抵消那一文钱的差价诱惑,更无法扭转那些因为误买劣质品而对“沈家腌菜”产生怀疑的印象。
核心,终究还是回到了产品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