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将罗汝才秘密抓捕后,并未走漏任何风声,主要是地方挑得好。
这要在襄阳府,或附近官道上动手,都有可能走漏消息,从而惊动谷城的张献忠。
一万多人这放哪里,都不是个小数目。
更何况,现在的张献忠,经过半年的养精蓄锐,可以说是兵强马壮了。
而此时湖广巡抚熊文灿,还在忙着处理秦良玉部,和左良玉部的粮草事宜。
虽然两支部队加起来,总共只有三万余人。
可咱们左总兵,可不是个会吃亏的主,不到两万人,却找熊文灿报四万大军。
要不然,咱们熊总督,早该启程进京面圣了。
当然熊文灿也借着,筹集粮草的这段时间,在仔细琢磨圣意。
两支大军往襄阳府调动,只要不是个傻子,大概都能看出了,皇上要对张献忠动手了。
但咱熊总督好像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非要力挺张献忠。
有可能是身在局中,并未看出异样,但更多的是,不想承认失败。
要知道张献忠的招安,是他熊文灿一手促成的。
同时这也是他一个,比较拿得出手的政绩。
在崇祯调军过来后没多久,熊文灿甚至,还上了个折子。
内容是找朝廷,为张献忠军队申请棉衣,申报二十万两银子。
这都快一个月了,银子还未下来,熊文灿知道事情大条了。
棉衣制作成本,根据这会湖广物价,在民间制作成本,大概在二两银子左右。
实际批量制造,价格只会更低,当然这里面有没有猫腻,就只有咱们熊总督知道了。
熊文灿现在也很无奈,进京是肯定要进的,就怕自己这里一走。
张献忠的人头,跟着就到了京师,如果真是这样,那他的人头多半,也要被崇祯给拿了。
他现在得想个办法保住张献忠,毕竟这是他的政绩。去向张献忠通风报信,他自然不敢。
秦良玉在谷城附近,挑了个极其隐蔽的山坳,整天就是练兵。
只是偶尔派一小队人出去,找熊文灿提粮草。
今天回营寨的队伍里,多了顶轿子,正是咱熊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