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火耗归公

“自当改变,臣等,当尽力执行。”薛国观经刚才一吓,这会老实的像个鹌鹑一样。

见众人都不说话,崇祯可不干,毕竟这‘练饷’,可是杨嗣昌提出来的。

于是朝杨嗣昌道:“杨卿,这个‘练饷’是你去岁提出。”

“经过一年的实施,你是否去听过,民间的声音?”

杨嗣昌用衣袖,擦了擦额头的汗珠道:“陛下,臣未实访过民间,所以并未知晓!”

“望陛下恕罪,臣下朝后,便去民间查看!”

崇祯则道:“你没听过不要紧,朕虽常居于宫中,但朕却听过些,民间的声音!”

“众卿家,也要多出去走走,以便即时,了解天下时事!”

程国祥道:“微臣倒是听过一些,关于百姓间的传言,只是……”

崇祯夸赞道:“你们看看,程阁老就与你们不一样,他就比较务实。”

“程阁老,你且直言,今日不因言而罪。”

程国祥起身拱手道:“是,陛下!”

随后又转头对其他几位阁臣道:“自去岁增加‘练饷’以来,国库收入,的确有所增加。”

“共增加了四百余万两,但用于镇压农民军花甚巨,远超增加的银两收入。”

“可见,此举催生了,更多的农民军,可以说是越征越乱了!”

然后程国祥对崇祯道:“陛下,请恕臣无状!”崇祯点点头表示同意。

程国祥接着道:“臣曾听过民间童谣:三饷如刀、刮尽民膏,官府如狼、吃人为粮。”

“虽然朝廷加征的‘练饷’,是每亩地加征一分银(0.01两)。”

“但官府收税,多以银两计数,百姓们会卖粮食换成白银。”

“粮商的压价,让百姓承担的负担更重。白银到手后上缴至官府。”

“官府又多以‘火耗’为由,再多征两成,实际百姓可能,需要付三分银每亩地。”

“而到朝廷手上的银钱,依然只有一分银。”

崇祯真的很是佩服,这个吝啬的小老头,虽然抠是抠了点。

但说起民间之事,却如数家珍,地方官府、民间胥(xū)吏。

经常使用下三烂的手段,‘铸银火耗、淋尖踢斛(hú)’等招数,搜刮民脂民膏。

而这些民脂民膏,是要层层上缴的,但并未上缴到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