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后膛枪与定装弹立项

崇祯起身朝王承恩道:“走,摆驾军器局,朕想看看戴苍,对火器研究是否有进展。”

王承恩为崇祯拿来大氅(chǎng),崇祯披上后往军器局而去。

崇祯带着王承恩和几名锦衣卫,御驾刚到军器局门口(安民厂附近)。

戴苍边跑边整理官袍,正往外跑见到崇祯后跪地道:“陛下,臣接驾来迟,请陛下降罪!”

崇祯抬手道:“戴爱卿,平身吧!看你这样子定是在忙于工作,又有何罪之有!”

随即几人进了军器局,在班房里崇祯看到了,年方十岁的戴梓。

他站在一把小凳子上,上身半趴在桌案上,在一张图纸上描描画画。

戴苍进状出声提醒道:“陛下驾到,戴梓还不过来拜见!”

戴梓抬起头,小心翼翼的整理好图纸,方才起身到崇祯面前,正要下拜被崇祯一把抱起。

崇祯询问道:“戴梓呀,你父亲这些图纸,你都看得懂吗?”

戴梓眨巴着眼睛道:“回皇上话,学生不仅能看懂。”

“多数时候父亲的想法,与学生的想法有出入时,父亲还会照我的想法来。”

“哦!看不出来,你还是个小小神童哟!那你们研究有何进展吗?”崇祯意外道。

戴梓看着他的父亲,戴苍则拱手道:“陛下,犬子太重您放他下来吧!”

崇祯放下戴梓,戴苍接着道:“臣最近对火药,颗粒化做了改进,原采用的是水基法。”

“但换成了蛋清法后,残留更少燃烧更快,同样份量的火药,其威力也更大。”

“且蛋清形成的薄膜,能让火药更不易受潮,只要不被雨水淋湿,火药都能正常使用。”

崇祯大感意外,疑惑道:“这是哪个发现的?”

才到崇祯腰部高的戴梓道:“回皇上,是学生在赵士桢大人,手札上发现的。”

“学生只是提出了意见,是父亲验证和制作的。”崇祯一副了然的样子,这就不奇怪了。

赵士桢在其《神器谱》中,概述了各类火器的改进,和火药配比的改进。

匠人在天启元年(1621),根据《神器谱》《武备志》中概述,研制出了火药颗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