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静夜巨响

不一会众将在孙传庭帐中集合,首先孙传庭陈清了利害关系,因为他们出兵并未请示。

意思就是皇上跟兵部都不知情,这属于擅自调动军队,昨夜是事出紧迫不得已为之。

今天就算要打,至少也需要派人通知陛下,不然言官的奏本能把孙传庭埋了。

最后派了个小个子骑兵,用六百里加急的军情急递,务必要在三天内将陛下圣命带回。

孙传庭与众人商议过后,决定再组织一次较大的进攻,为此还拉来了三十余门虎蹲炮。

这个建议是李定国提出来的,要么不打、要打就往死里揍,小打小闹根本不起作用。

这得到了众将领的认同,认为只有把济尔哈朗打疼了,出关的两支骑兵方能安然无恙。

既然多数将领认为必须打,那孙传庭也没有什么好犹豫的,大不了事后被撤职。

他还有‘侯爵’这道保命符,这次就算真打输了,陛下理论上也不会砍了他。

孙传庭猛然起身沉声道:“好~!既然众将士都同意打,那就先痛快的揍鞑子一顿。”

如今得胜堡这里,越来越多的明军向此处集结,就在西北打成一锅粥之时。

孙传庭的信使,经过一天一夜的狂奔,总算将孙传庭的请罪折子。

连同归化城外的军情,全都送到了崇祯的御案上,本来崇祯并不认为有什么。

但好死不死,信是在内阁议政之时,送到东暖阁来的。

当然六百里加急这种军情,也不可能瞒着内阁,更何况内阁里还有个兵部尚书。

程国祥是内阁这五人里,自认为最了解崇祯的,他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孙传庭的行动。

扬嗣昌也摸清了崇祯的脾气,犹豫过后也表示了赞同,只有刘宇亮跟林欲楫两人。

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孙传庭在未得到,朝廷的命令便擅自调动军队。

虽然其行动原因是对的,但这种风气必须止住,这话听的崇祯嘴角直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