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道关卡会第一时间抬开拒马,没有哪个地方官敢拦捷报,除非他老寿星上吊——嫌命长。
当然也不是没人干过这事,辽东总兵李如桢(李成梁之子)就干过,结果被流放边关。
经过两个时辰疾驰,信使一路畅通无阻的回到京师,安定门下京营的守城军士。
听到又有捷报入京,面上无不流露出羡艳的表情,他们常被百姓戏称为‘老爷兵’。
其实又有哪个男子内心,愿意被百姓戏称为‘老爷兵’的,哪个又不渴望建功立业的。
从进了安定门后,信使在道路中间的马道奔驰,一边大喊着“捷报,捷报……!”
只是将马速稍稍放慢了点,越来越多的百姓自发的,站在石板路两边围观。
信使将马停在承天门外,一路小跑着就往皇城内跑,口中依然喊着“捷报!”
最先听到这个消息的,是在外朝办公的内阁大臣,杨嗣昌带头跑出来想听个仔细。
确定消息没错后,立马撩起朝服就往里跑,身后一众小老头跑得可欢快了。
那脚步丝毫不输年轻小伙,程国祥边跑边喊:“杨阁老,你慢着些等等我啊!”
杨嗣昌又折返回来,扶着程国祥的左臂道:“快走,快走,陛下肯定要招我等议政。”
信使一路跑到乾清门后,便不允许再往里进了,因为那里面属于后宫范围了。
那里只能有一个男人住,那便是崇祯其余都是太监,就连锦衣卫进此门也需太监领着。
当然后宫的外墙,全天十二个时辰都有军士站岗,不然皇帝的安全谁来保障。
太监将捷报转送进东暖阁,崇祯听后大喜过望,吩咐道:“赏,重赏信使白银千两。”
“王伴伴你去外朝文渊阁,传内阁五人来东暖阁议政,记住一定要快些!”
王承恩躬身行了一礼道:“皇爷,奴婢遵旨!”说完便匆匆出了暖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