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皇权下乡

崇祯只是稍加点拨,他们便能清楚的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并能想到办法。

傅永淳建议道:“陛下,是否能让知县多巡视属地,朝廷再加派督查官员实行分管?”

崇祯摇头道:“这个方法看似可行,但谁能保证知县跟地方胥吏,不是沆瀣一气?”

“所以,又绕回到皇权不下乡了,朝廷政令无法触及底层,百姓又如何能受朝廷恩泽?”

没想到最先想到办法的,是方逢年这个工科官员,方逢年站起身躬身行礼后。

站直身体道:“陛下,是否有办法能全员通知?就如工部做某样物件一般。”

“我们工部做较大的物件时,图纸尺寸都会分给每个匠人,哪怕他们施工不包含那部分。”

崇祯大笑道:“哈哈,没想到方爱卿平日不声不响,关键时刻就属你看得透彻!”

“没错,朕此次在湖广省正是利用了此举,请了很多童生、秀才,宣讲朝廷新颁的政令。”

“就湖广而言,效果明显是很好的,百姓知道政令后即时,作出了利于自身的调整。”

礼部尚书林欲楫出言道:“陛下,学子们愿意去宣读朝廷告示?毕竟与他们所学有悖。”

崇祯挑眉道:“为何不愿意?常言所谓的穷文富武,读书考官真是穷苦人能干的?”

“不,真正的穷苦百姓,他们为每日餐食奔波就耗尽了精力,哪还有空闲去读书?”

“学习是很耗费银钱之事,那些并不富裕之人读书之余,多会去抄账本或文书获取钱财。”

“只要官府愿意出银子,雇他们去宣读告示并非难事,何况还可以送些小礼物之类的。”

程国祥一听说要雇读书人,立马警觉起来道:“陛下,那这个要耗多少银钱?”

崇祯摇头苦笑道:“这个银子不用国库出,从朕的内帑出可以了吧?”

这个耗银钱说多不多,少也少不到哪里去,大明两京十三省约有一千四百个县。

每个县有三至五个乡村更多,全算下来预估不会少于三十万两,这个银子内帑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