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在工作的默契中,我们的感情更深了

“晨曦计划”像一枚投入深水的炸弹,在砚深集团内部激起了巨大的涟漪。董事会的强行推进,并未让反对声消失,反而让水面下的暗流更加汹涌。但陆砚深的态度异常坚决,他以一种近乎独裁的效率,迅速组建了核心项目组,亲自挂帅,而我,作为计划的共同构思者,自然也位列其中,负责用户洞察和部分创新业务的初期规划。

这意味着,我们相处的时间,从家里的书房,大量地转移到了公司的会议室、项目组办公室。我们真正开始了朝夕相处、共同工作的日子。

起初,公司里的人看我的眼神依旧复杂。有对“沈总”这个身份的勉强认可,有对“老板未婚妻”的好奇打量,更有对“她凭什么”的无声质疑。我能感觉到那些目光,像细小的针,扎在背上。

但我无暇顾及。

项目推进的阻力比想象中更大。不仅来自董事会元老们的消极应对,更来自执行层面。习惯了原有模式的员工,对新的方向充满疑虑和抵触,工作推进缓慢,流程处处掣肘。

那段时间,我们几乎以公司为家。常常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楼的人。

也正是在这种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中,一些奇妙的变化,在我们之间悄然发生。

不再需要过多的言语。

有时,在一个冗长而低效的跨部门会议上,当我听到某个经理用看似专业的术语包装着陈腐的思维时,我会微微蹙一下眉,下意识地转头看向坐在主位的陆砚深。

而他,几乎在同一时间,也会将目光投向我。

不需要说话。

只是一个短暂的眼神交汇。

他就能从我的皱眉里,读懂我对那个提议的不认同,以及其背后可能隐藏的陷阱或惰性。

然后,他会不动声色地打断那位经理的发言,抛出一个更尖锐的问题,或者直接将话题引向更本质的层面,巧妙地瓦解掉那个看似坚固的反对理由。

反之亦然。

当他被一群固执己见的高管围住,陷入僵局,眉宇间开始凝聚不耐烦的风暴时,我会适时地站起身,以需要确认某个用户调研数据为由,请他到外面“简短沟通一下”。

我们会一前一后走出令人窒息的会议室,在走廊的尽头,靠着冰冷的玻璃幕墙。

他通常会先点燃一支烟,用力吸一口,然后烦躁地扯开领带。

我不会劝他少抽,也不会急着问会议的事。只是安静地等着。

等他吐出那口烟雾,情绪稍微平复,才会哑声说:“一群蠢货!鼠目寸光!”

我会递过去一瓶拧开盖子的矿泉水,轻声说:“正常。改变总是困难的。换个角度想,他们的反对,也帮我们排除了潜在的执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