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我会整理成文,与各位共赏

【我靠,故阳自己悟出来的?这理解能力也是逆天了!果然,我们阳阳就是最配得上落幕老师的人!】

肖汝谦了然地点头,似乎对这个答案毫不意外。他缓缓转向镜头和全场观众,声音透过麦克风,沉稳而极具穿透力。

“这首歌,初听是乡愁,再听是情愁,可若你再细品,便会发现,它写的,是整个人生之愁。”

“我们看第一句,‘儿时凿壁偷了谁家的光’。典故出自西汉匡衡,家贫好学,凿壁引光。这一句,瞬间就勾勒出一个出身寒微,却心怀壮志的少年形象。”

“紧接着,‘桥上的恋人入对出双,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注意这个‘叹’字!”肖汝谦的语气陡然加重,“‘桥边红药’,语出南宋姜夔的千古名篇《扬州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红药年年盛开,却不知为谁而开。试想下,尽管那桥边的芍药花年年如期盛放,也很难有人有情思去欣赏它们的艳丽。。一个‘叹’字,将那份说不出口的闺怨与看不到尽头的无奈,写到了极致!”

现场前排几个中文系的学生,此刻已经不是眼睛直了,而是下意识地拿出了手机开始记笔记,看那架势,恨不得当场给肖老师磕一个。

“再说副歌,‘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肖汝谦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这句话,出自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的《浣溪沙》。拥有时,不觉其珍贵;失去后,方知那是此生再也无法触及的巅峰。这句词,是画龙点睛之笔!它让整首歌的情感,从个人的乡愁与情爱,瞬间拔高到了对整个流逝时光与错付时光的无尽慨叹!”

“游子在外,回头望月,思念的是故乡,更是曾经。可时光最是无情,物是人非。月还是那片月光,桥还是那座石桥,可桥边等待的人,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这份深入骨髓的伤痛,无法与外人言说,最终,只能化作一声最沉重的叹息——原来,那些我们曾经毫不在意的寻常日子,就是我们此生再也回不去的曾经。”

肖汝谦放下手中的稿纸,目光再次落在故阳身上,语气中的赞叹再也无法掩饰:“这首歌,词、曲、编曲,已是浑然天成的艺术品。我刚才所言,不过是管中窥豹,更深层的意蕴,等节目播出后,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微博,我会整理成文,与各位共赏。”

【卧槽!别啊肖老师!现在就讲!我给你刷火箭!】

【啊啊啊!我们语文老师刚刚在班级群里发了通知:结合肖汝谦老师的点评,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庐州月》赏析!我……我只是想安安静静听首歌啊!】

【楼上的兄弟,我先笑为敬!幸好老子毕业了,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