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正面对质

钦差大臣看了验证报告,点头说:“这个做法很好,确保了数据的客观性。”

李大人见状,又换了个角度攻击:“就算数字是真的,但你这些做法违背了祖制,是不是?”

苏锦早有准备:“李大人,请问哪条祖制规定不能帮助百姓发展生产?”

“这个...”李大人一时语塞。

苏锦继续说:“而且我的所有改革措施都有法理依据。”

她拿出一本厚厚的法典:“这是我整理的改革法理依据汇编,每一项措施都能在现行法律中找到依据。”

钦差大臣接过法典,仔细翻看:“苏县令,你这个法理分析很专业啊。”

“谢谢大人夸奖,”苏锦说,“我认为任何改革都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不能违法乱纪。”

李大人见法理攻击也不成功,又说:“那你总不能否认,你的这些做法增加了百姓的负担吧?”

苏锦笑了:“李大人,您这话就说错了。我们来看看百姓负担对比表。”

她拿出一张图表:“这是改革前后百姓负担的对比,改革前百姓平均负担是每户每年五十两银子,改革后降到了三十两。”

“怎么可能?”李大人不相信。

“很简单,”苏锦解释道,“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中间环节、优化税收结构,我们既增加了收入,又减少了负担。”

钦差大臣看着图表,赞叹道:“这个效果确实很好。”

李大人急了:“那你的那些、,不是变相收费吗?”

苏锦耐心地解释:“李大人,保险是自愿参加的,而且是互助性质的,不是政府收费;贷款是有偿服务,但利率很低,而且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她拿出账本:“这是保险基金的收支明细,所有资金都用于赔付,政府没有从中获得一分钱。”

钦差大臣看了账本,点头说:“账目很清楚,确实没有问题。”

李大人见所有攻击都被化解,最后使出杀手锏:“苏县令,你一个女子,凭什么认为自己比历代官员都聪明?”

苏锦听了,反而笑了:“李大人,我从来没有说自己比别人聪明,我只是用了一些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