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州郡共通券

“您好,我要兑换邻州银票,”一个商户说。

刘德二按照流程问:“什么是美德?”

“省钱是美德!”商户熟练地回答。

“很好,”刘德二说,“请出示银票。”

商户拿出银票,刘德二仔细检查了防伪标识,然后在系统中登记。

“您的银票面额是五十两,按照今日汇率,可以兑换四十九两五钱,手续费五钱,实际到手四十九两,”刘德二说。

“可以,”商户说。

整个过程很顺利,商户很满意。

“这个服务真不错,”商户说,“以后跨州做生意就方便多了。”

“谢谢您的支持,”刘德二说,“欢迎经常使用。”

第一周结束时,苏锦统计了通兑情况:

“总兑换笔数:156笔

总兑换金额:8,750两银子

平均每笔:56两银子

手续费收入:87两五钱

客户满意度:95%”

“效果很好,”苏锦对萧廷说,“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那我们可以考虑扩大规模了,”萧廷说。

“是的,”苏锦说,“我准备联系更多的州郡,建立更大的通兑网络。”

第二周,苏锦收到了其他几个州郡的合作请求。

“夫人,又有三个州郡想要加入通兑网络,”刘德二汇报。

“太好了,”苏锦说,“这说明我们的模式是成功的。”

“那我们要怎么管理这么多州郡?”刘德二问。

“我们建立一个联合管理委员会,”苏锦说,“各州郡派代表参与,共同制定规则。”

“还要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她继续说,“实时共享汇率、风险信息等。”

第三周,苏锦主持召开了第一次跨州通兑联席会议。

“各位代表,”苏锦说,“我们今天聚在一起,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大的通兑网络。”

“这个网络将覆盖五个州郡,服务数万商户,”她继续说。

“我们的目标是:让银票像现银一样,在任何地方都能使用。”

各州代表都表示赞同。

“那我们现在讨论具体的实施方案,”苏锦说。

经过一天的讨论,各州达成了《跨州通兑联盟协议》:

小主,

“第一条:建立五州通兑联盟,统一标准和规则

第二条:设立联合管理委员会,协调各州事务

第三条:建立联合准备金池,共同承担风险

第四条:统一口令验证:省钱是美德

第五条: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时更新数据

第六条: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完善制度

第七条:逐步扩大网络,吸纳更多州郡”

第四周,五州通兑网络正式启动。苏锦在启动仪式上说:

“今天,我们见证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苏锦说,“五州通兑网络的启动,标志着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商业时代。”

“从今天开始,商户们可以拿着任何一州的银票,在五州范围内自由兑换和使用。”

“这将极大地促进商业往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当天晚上,苏锦总结了这次创新的意义:

“跨州通兑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创新,”苏锦对萧廷说,“更是一个制度创新。”

“它打破了地域壁垒,促进了要素流动,”她继续说。

“而且我们建立的这套标准和规则,可以推广到更大的范围,”苏锦说。

“最重要的是,”她说,“我们证明了通过合作和创新,可以解决看似复杂的问题。”

萧廷点头:“这个省钱是美德的口令,现在已经成为五州商户的共同语言了。”

“是的,”苏锦笑着说,“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创意,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