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中转站都有固定的作业流程,比如上午收货、下午分拣、晚上发货。”
“每种物资都有标准的包装规格,比如粮食用大袋、武器用木箱、药品用小盒。”
“这样一来,整个运输过程就像钟表一样精确,既高效又省钱!”
刘德二听得连连点头:“大人,您这个主意太好了!不过,我们需要多少人来管理这个系统?”
“这就是抠门运输网的另一个优势!”苏锦得意地说,“我们不需要太多专职人员,而是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比如说,各州的商会本来就有运输队伍,我们可以和他们合作,让他们承担部分运输任务。”
“各州的驿站本来就有中转功能,我们可以在驿站设立军需中转点。”
“各州的官员本来就要管理物资,我们可以让他们兼任运输调度员。”
“这样一来,我们用很少的额外投入,就能建立起完整的运输网络!”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苏大人,紧急情况!”一个信使跑进来,“前线急需箭矢补充,但是各州的箭矢都不够,需要紧急调配!”
苏锦立刻站起来:“正好,我们的抠门运输网可以派上用场了!”
她快速查看各州的物资清单:“赵州有箭矢三千支,钱州有箭矢两千支,孙州有箭矢一千五百支,李州有箭矢一千支...”
“如果按照传统方法,每个州各自运输,需要四支车队,而且到达时间不一致。”
“但是用我们的省钱快递法,”苏锦在地图上画出路线,“赵州和钱州的箭矢先运到中转站A,孙州和李州的箭矢先运到中转站B,然后统一运往前线。”
“这样只需要两支车队,而且能够同时到达,既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
刘德二佩服地说:“大人,您真是太聪明了!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实施吗?”
“当然!”苏锦立刻开始安排,“你立即给各州发信,按照我们的调度方案执行。同时,派人到中转站协调物资分拣。”
小主,
接下来的几天里,苏锦的“抠门运输网”开始运转。
第一天,各州按照调度方案开始运输箭矢。
“大人,您看!”刘德二兴奋地拿着报告,“赵州和钱州的箭矢已经到达中转站A,孙州和李州的箭矢也到达了中转站B!”
第二天,中转站开始分拣打包。
“中转站的伙计们说,这种统一分拣的方法真是太好了!”刘德二继续报告,“以前各州的包装规格不一样,很难装车。现在统一规格后,装车效率提高了一倍!”
第三天,箭矢运抵前线。
“前线传来消息,箭矢已经全部到达,而且数量准确,质量良好!”信使兴奋地报告,“王将军说,这是他见过的最高效的军需补给!”
更让人惊喜的是成本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