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苏锦忙着建立廉政监督体系。
“首先要设立举报箱,放在府衙门口和各村的显眼位置,”她对萧廷汇报,“保证举报人的安全和隐私。”
“如何保证举报的真实性?”萧廷问。
“我设计了举报核实机制,”苏锦拿出一张表格,“每个举报都要认真调查,有实名举报的优先处理,匿名举报的也要核实。”
萧廷看着密密麻麻的表格,佩服地说:“你考虑得真周全。”
“这还不够,”苏锦继续说,“我们还要建立政务公开制度,定期公布财政收支、工程进度、人事任免等信息。”
她指着另一张设计图:“我设计了政务公开栏,就像告示牌一样,让大家都能看到政府在做什么。”
刘德二在旁边听着,越听越觉得神奇:“苏姑娘,您这是要把政府的事情都公开啊?”
“对,”苏锦坚定地说,“政府的钱是老百姓的钱,政府的权力是老百姓给的,当然要接受老百姓的监督。”
廉政监督体系很快就开始建立了。第一批“廉政监督卡”发放下去后,引起了很大反响。
“苏姑娘,这个卡片真好!”村民老李拿着监督卡兴奋地说,“以后有什么不公平的事,我们就有地方说理了。”
“是啊,”另一个村民附和道,“以前遇到贪官污吏,我们只能忍气吞声,现在终于有办法了。”
但是,阻力也随之而来。
“苏锦,你这样做是不是太激进了?”县丞胡大人私下找到苏锦,“有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行了,何必搞得这么复杂?”
苏锦坚定地回答:“胡大人,如果我们不坚持原则,怎么对得起老百姓的信任?”
“可是这样下去,会得罪很多人的,”胡大人劝说道,“对你的前途不利。”
“我不是为了前途,”苏锦说,“我是为了让这个地方变得更好。”
几天后,第一个举报案件就来了。
“有人举报税务胥吏张三在征收田赋时多收了钱,”刘德二汇报道,“举报人说张三每亩多收了二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