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推演

教室里响起一阵低笑,杨凡的应对方式简单粗暴。

李文文没直接评价,而是看向李明辉:“李明辉,从技术角度分析,杨凡的方案可行吗?风险点在哪里?”

李明辉站起身来,冷静地分析:“杨凡的思路体现了决心,但风险极高。在强电子干扰下,灯语旗语效率低,容易误判。近距离对抗,不确定性大增,一旦发生严重碰撞,无论谁先动手,在国际舆论上都是被动。更重要的是,如果对方舰船真的部分采用了火星的星烬钢或其他强化材料,我们的船体可能在碰撞中吃亏。我认为,应以严密监控、强势喊话驱离为主,避免率先发生物理接触,同时电子对抗部队必须随时准备反制,破解或压制对方的干扰源。”

“王志远,你呢?如果冲突升级,需要你们机甲部队介入,你怎么看?”李文文继续点名。

王志远沉声道:“如果海警兄弟需要支援,我们义不容辞。但机甲介入低强度海上摩擦,敏感度太高,容易授人以柄。我认为,我们的主要任务应是隐蔽待命,作为战略威慑。一旦对方出动火星技术支持的特种部队或试图强行登岛,才是我们雷霆出击的时刻。首战必须必胜,要打就要把对方打疼,打出威慑力。”

学员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热烈。

李文文娴熟地引导着讨论,时而肯定,时而质疑,将一场可能发生的边境摩擦,从战略意图到战术细节,剖析得淋漓尽致。

最后,她双手下压,让教室恢复安静。

“你们都说得很好,看到了问题的不同侧面。”

李文文总结道,“洛城看到了对方的策略本质,杨凡展现了我们的决心,李明辉强调了技术风险,王志远把握了力量使用的时机。记住,未来的战场是立体的,信息战、舆论战、法律战、常规武力威慑,缺一不可。”

她的目光再次变得深邃:“而对霓虹这样的对手,既要时刻警惕其慕强本性驱动的冒险冲动,又要精准打击其痛点。他们最怕的,不是简单的武力对抗,而是绝对的实力碾压和随之而来的、被主子抛弃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