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秦书墨于月球前线艰难整合力量、稳定军心之时,远在数千万公里之外的蓝星,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至关重要的博弈,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华夏,首都,最高统帅部会议室。
一场高级别的闭门会议正在召开,气氛同样不轻松。
与会者除了军方高层,还有外交、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核心官员。
巨大的全息屏幕上,正分屏显示着月球前线传回的惨烈战场画面、承影舰队初步损失报告,以及秦书墨在军官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情况大家都看到了。”
主持会议的一位老者,目光锐利地扫过全场,“月球防线损失惨重,洛云帆同志和苏婉华同志壮烈牺牲,这是我们无法估量的损失。前线指挥权由秦书墨同志临时接任,这是战时必要之举,但也暴露了我们高级指挥梯队建设的薄弱环节。”
一位肩扛上将星衔的军方代表沉声道:“秦书墨同志的表现,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她在极端压力下稳住了阵脚,决策果断,思路清晰。我认为,应当给予她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同时尽快选派经验丰富的将领前往月球辅助,但不能轻易替换她,以免动摇军心。”
“我同意。”
另一位官员接口,“当务之急,是全力支持月球恢复战力。物资、人员、技术修复,必须优先保障。火星在L2点虎视眈眈,下一次攻击随时可能到来。”
然而,话题很快转向了更具争议性的方向——如何应对俄罗联邦。
外交部的负责人调出了伊万诺夫提交的正式函件以及会谈纪要。
“俄罗人的意图很明显。他们以‘援军’和‘共同防御’为名,行插手月球事务之实。秦书墨在前线的应对非常出色,守住了底线,将议题限制在了战术协作层面。但这只是暂时的。”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俄罗联邦不会满足于此。他们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向国际社会释放信息,渲染‘月球安全真空论’和‘火星威胁共同论’,试图将月球问题国际化,为他们后续提出更实质性的利益要求造势。阿卡丽国和欧罗巴联邦内部已经出现了一些呼应他们的声音。”
会议室内出现了明显的意见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