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尘封的信标

“是‘旅行者’!是‘旅行者1号’金唱片的内容!1977年!”

一位资深的信息历史学家脱口而出,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激动,“他们……曦光文明……真的在星际间捕捉到了这份信号!我们……我们并不孤独,而且早在一个多世纪前,就被‘倾听’到了!”

实验室里响起一阵压抑的惊叹声。

尽管早知道曦光文明的存在,也知道是通过这个信息得知的蓝星存在,但如此直接地证实人类主动发出的第一声问候曾被遥远文明接收并解读,这种跨越时空的联结感,依然带来了 极大的震撼。这不再是冰冷的史料,而是两个文明第一次接触的物证。

数据的闸门由此打开。更多的信息被解析出来,逐渐拼凑出“晨曦使者”号的使命。

日志记录显示,曦光文明在接收到这份充满善意的“星海漂流瓶”后,经过慎重评估,于21世纪晚期(约2080年代) 派遣了“晨曦使者”号前哨舰。它耗时数十年航行,于22世纪初(约2110年间) 悄然抵达太阳系外围,开始了长期、非介入式的观察。

它的观察细致入微,持续了约三十到四十年。

日志冷静地记录着人类在22世纪的科技飞跃、环境挑战、以及迈向星海的蹒跚脚步。

它特别关注了火星殖民地的建立、发展,以及其社会内部逐渐激化的矛盾。

日志中偶尔流露出观察者的困惑与谨慎的期待:它看到了战争与贪婪,也看到了艺术与科学的闪光,尤其对华夏等势力坚持的合作探索模式,标注了“潜在可接触对象”的标签。

“他们像一位耐心的老师,在窗外观察着一个成长中却充满矛盾的孩子……”一位研究员低声感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日志的基调在记录到近几十年(约2130年间)时,陡然转变。

关于火星的记录充满了“异常”、“科技跃升速度超出模型预测”、“社会结构向军事化集权倾斜”等警示性标记。观察者显然察觉到了巨大的风险正在火星酝酿。

然后,是最后一份日志,时间戳模糊,充满了能量干扰造成的扭曲,字里行间透出绝望的紧迫感:

【…母星…遭遇阿古斯…全面攻击…文明…火种…逃亡…途经此星域…请求…任何…援助…】

【…检测到高能追击舰队…阿古斯标志…数量…威胁等级…毁灭级…】

【…使命变更…观察终止…‘晨曦使者’启动最终协议…愿星光…指引归途…】

紧接着,一段极其模糊、晃动不堪的外部传感器影像被播放出来:漆黑的星空中,一支伤痕累累的曦光舰队正在亡命奔逃,身后是狰狞可怖、散发着毁灭气息的阿古斯战舰群,炮火的光芒撕裂虚空!

没有任何犹豫,“晨曦使者”号的引擎过载到极限,毅然冲出了隐藏地,如同扑火的飞蛾,径直撞向阿古斯追击舰队的锋矢阵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