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武安君有把握击败胡人,老夫绝不会拖后腿!”
“若能一举重创胡人,使其无力再犯,朝中压力,老夫愿一力承担,必保后勤无忧!”
“在大是大非面前,还请武安君勿对大秦失望。丞相王绾、右相冯去疾,都将鼎力相助!”
尉缭言辞恳切。
陈麟微微颔首。今夜丞相与右相未至,他并无不满。
毕竟,他们始终将大秦利益置于首位。
古人即便聪慧过人,对鬼神之事依然深信不疑。
这天外飞来的巨石,刻着亡秦者武的天命预言,任谁都不敢存有半分侥幸之心。
国尉尽管放心!
本君绝非那等人物!
陈麟淡然一笑。
武安君高义!尉缭拜服,告辞!
尉缭躬身退下后,陈麟转向两位将领。
上将军、大将军。
胡人各部极可能结盟来犯,还望二位早作准备。
陈麟神色凝重。
王翦与蒙武相视颔首。单是匈奴南下就需严阵以待,何况天象示警,绝非空穴来风!
......
第152章 天意昭昭
五更未至,百官已奉诏入宫。
多数朝臣虽面露倦色,眼中却暗藏深意。宫门洞开时,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聚焦在殿前那尊丈余高的玄色巨石上——亡秦者武四个大字在晨曦中若隐若现,令知情者暗自唏嘘,不知情者肃然起敬。
此乃天意啊......
某位官员的喃喃自语尚未说完,便被王翦雷霆般的怒喝打断:荒谬!
那官员顿时缩进人群,却已被同僚们默契地让出位置。王翦冷眼扫过:宵小之徒!终究懒得计较,倒让那人如蒙大赦。
呵,上将军连天象示警都敢藐视?周青尘拂袖讥讽,若惹怒上苍降罪,受苦的可是大秦子民。
够了!王绾沉声喝止,先瞪了王翦一眼,又盯着周青尘道:上将军是否体恤百姓,轮不到博士指摘。周博士还是谨守本分为妙。
丞相教训得是。周青尘表面恭顺,袖中拳头却暗暗攥紧。他本欲激怒武安君党羽,好让扶苏公子知晓此事,可惜王绾这老狐狸竟如此护短。
王翦不再多言,他心知肚明,论口舌之争自己未必是周青尘的对手。但真正让他沉默的,是此刻身为武安君一派,若在此事上纠缠,扶苏公子会作何感想。想到这里,王翦便不再与周青尘争辩。
百官入殿!
寺人立于麒麟殿前的台阶上,高声宣召。百官闻言,纷纷整理朝服,昂首阔步沿两侧台阶而上。众人目不斜视,无人注意到队伍末尾悄然出现的陈麟。
陈麟驻足于殿前巨石前,凝视着那四个不似雕刻的大字,嘴角微扬:淳于越倒是费心了。说罢不再多看,转身踏上台阶。
与此同时,咸阳城外一里处,一匹战马疾驰在官道上,扬起漫天尘土。马背上的秦兵满面风尘,神色焦急异常,引得路边百姓纷纷侧目,暗自揣测是否又有灾情发生。
转眼间,战马已至城门前。
北方云中郡杨端和将军急令!速速让道!
守城都尉不敢怠慢,急忙核对后命人清道。百姓们望着绝尘而去的信使,议论纷纷:
听说是北方来的?
杨将军麾下,莫非北方有变?
慎言!这等事岂可妄议!
麒麟殿内,扶苏跪坐于上首,双目微阖。待百官入殿,他才抬起头来,脸上掩饰不住的纠结之色。
臣等拜见监国!大秦万年!
扶苏神色稍霁,抬手示意。
“众爱卿平身!”
百官谢恩后,依次跪坐于席垫之上。
“诸位!”
“殿外天降异象,想必诸位已然目睹。”
“对此有何见解,但说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