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仅要围困云中郡......杨端和喃喃道,还有更大的图谋。
三位将领闻言色变。让他们震惊的不是胡人的诡计,而是杨端和的决定——调走六万精兵后,九原城仅剩四万守军,其中半数还是伤兵!
大将军!左将军急声道,斥候并未发现胡人往狼口移动的迹象。况且那处山峡隐蔽,胡人未必知晓......
话未说完,他自己先否定了这个念头。大将军素来爱民如子,岂会拿百姓安危作戏?
这些年胡人细作遍布云中,狼口岂能瞒过他们?杨端和目光如炬,军令如山,尔等要抗命不成?
末将不敢!三人齐刷刷单膝跪地。
杨端和神色稍霁,重重拍了拍左将军的肩膀:本将虽不及上将军、蒙大将军,但这些年也算少有误判。若狼口失守,数十万百姓将沦为胡人口中之食!
他忽然展颜一笑,洒脱道:今日将这数十万性命托付于尔等,你们的担子可比本将重多了。
众将相视而笑,抱拳应诺:谨遵大将军之令!
............
次日拂晓,九原城外传来震天动地的轰鸣。即便早有准备,守城将士仍不禁握紧了兵器。
远处烟尘蔽日,如滔天巨浪般席卷而来。这座雄城在敌军压境下,恍若怒海孤舟。四万疲惫之师,要面对十倍于己的虎狼之师。
杨端和立于城墙之上,目光冷峻地注视着远处奔腾而来的胡骑。那些身着异族装束的胡人,眼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挥舞弯刀发出野兽般的嚎叫。
秦军将士极目远眺,视野所及尽是如潮水般涌来的胡人铁骑。每个士兵都握紧了手中兵器——若面对中原诸国敌军,或许会心生畏惧;但此刻面对这些侵我疆土的胡虏,唯有死战方能告慰身后万千黎民!
张弓!
杨端和一声令下,城头顿时响起连绵不绝的弓弦紧绷之声。箭镞寒光闪烁,随着弓臂震颤发出嗡鸣。
放箭!
放箭!
放箭!
三声怒吼响彻云霄。霎时间箭如飞蝗,破空之声由清啸转为呼啸。烈日下,无数箭影在地面投下移动的阴霾,最终化作死亡之雨倾泻而下。
箭矢穿透皮甲的声音与胡人惨叫混作一团。烟尘中绽开朵朵血花,坠马声、哀嚎声、战马惊嘶声交织成残酷乐章。
继续射击!
杨端和的命令不断传达。城墙垛口处的重型弩车接 ** 出沉闷轰鸣,每次齐射都能将冲锋的胡骑连人带马掀翻。自灭韩后改良的秦弩展现惊人威力,硬生生遏止了胡人攻势。
............
数日后,云中郡与雁门郡交界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黑压压的秦军方阵如移动的钢铁森林,长戈如林指向苍穹。大军行进间,一名浑身浴血的传令兵冲破前阵警戒,直奔中军而去。
沿途将士纷纷侧目,染血的铠甲昭示着北方战况危急——往日传讯皆着整齐黑甲,何曾见过如此狼狈的同袍?
禀武安君!禀上将军!
传令兵在马上艰难行礼。陈麟勒住战马,抬手间号令层层传递。数十万大军如臂使指,很快停止前进。
军报何在?
王翦沉声喝问,浓重的血腥味令他眉头紧锁。
“禀告上将军,武安君!”
“九原城失守了!”
“杨端和大将军在九原城殉国!”
“这是大将军的将印!”
浑身浴血的秦兵颤抖着从怀中掏出染血的将印,凝固的血迹将原本雪白的印信浸透成暗红色。
王翦闻言瞳孔骤缩,厉声喝问:“杨端和战死在九原城?”
这一声质问引得周围将士纷纷侧目。那名亲卫兵终于压抑不住悲痛,热泪夺眶而出。他亲眼目睹无数胡人涌上城头,将杨大将军乱刀砍杀,却只能带着主将遗命突围报信。
陈麟长叹一声。他明白以大将军之尊若要保命并非难事,但杨端和选择了马革裹尸。更可能是在用生命为后方争取时间——自古以来,从不缺视死如归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