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重疑虑压在蓝玉心头,他须尽快弄清真相。
与冯胜分别后,蓝玉回到府中。
三名年轻男子见他归来,纷纷起身行礼:“义父。”
“都坐。”蓝玉挥手示意,在主位落座。
这三人都是他看重的义子,分别是蓝四勇、蓝雄山与蓝天平。
蓝四勇见义父神色凝重,上前问道:“义父,燕王那边态度如何?”
“太平静了,平静得令人不安。”蓝玉眼中寒光一闪。
三人闻言皆露讶色,原以为朱棣会震怒问责,未料竟如此沉得住气。
“四勇,”蓝玉唤道,“有件事交给你办:去查清楚朱棣身边那个何秋的底细。”
“是!”蓝四勇干脆应下。
“还有,”蓝玉又嘱咐道,“近日让下人都收敛些,莫在顺天惹事。如今这里,已非我们能说了算。”
自见过何秋,他心头便隐隐发紧。凭他多年征战的感觉,此人绝不简单。
另一边,燕王府中。
何秋向厨房要来了大量面粉、猪油与麦芽。
有了这些,他便可批量制作油炸泡面与啤酒。
屋中机器运转不停,半日之间,已堆满成箱的泡面与罐装啤酒。
这些新奇之物一旦问世,必将震动整个顺天府。
第17章:泡面与啤酒的推广
望着满屋的泡面和啤酒,何秋开始思考如何销售。
他意识到仅凭一己之力,效果必然有限。
这些现代产品要在顺天府广泛传播,必须借助更多力量。
灵光一闪,何秋有了主意。
他包起一些泡面和啤酒,迅速出门,朝府外走去。
顺天府城内街道热闹,行人如织,路边小贩叫卖声不绝,酒馆林立。
还能见到一些身材高大、身着异族服装的商人——他们来自塞外。
尽管大明与塞外时有冲突,但商业往来依旧频繁,而顺天府地处北疆,正是各族交易的重要枢纽。
何秋在一家面馆前驻足片刻,迈步进入。
店内座无虚席,生意兴隆。
一名年轻伙计热情迎上前:“客官里边请!咱家是全顺天最好的面馆,您想吃点什么?”
何秋并不急于谈事,先问道:“你们有什么招牌面?”
伙计答:“有水饮面、阳春面、汤饼面。”
“来一碗阳春面。”何秋道。
伙计转去厨房,不久便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
“客官请慢用。”
何秋取筷尝了一口,只觉味道平淡。
这古代阳春面与现代版相差甚远,既无鲜汤,也无丰富调味。
他放下筷子,唤来伙计:“请你们掌柜来一趟。”
伙计神色紧张:“是面不合口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