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周时间过去,时间已然抵达1953年6月1日,星期一。
此时的朝鲜战场已然进入阵地战阶段。
夏日的夜幕终于降临,笼罩着被炮火反复轰炸、寸草不生的山峦。
白天的硝烟和热浪稍稍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坑道里挥之不去的潮湿、霉烂和汗酸混合的气味。
猫耳洞内,几个刚从警戒哨位轮换下来的志愿军战士,正就着昏暗的油灯,擦拭着武器,疲惫写在他们年轻却饱经风霜的脸上,战斗间隙的宁静,被一种极度的生理饥饿感所填充。
饥饿!
是他们这些志愿军们这段时间以来的最大感受,好在天气回暖,否则他们还将会与朝鲜的严寒抗争。
“咕噜咕噜——!!”
一声不合时宜的肚皮鸣叫声,让此刻的宁静再次打破。
战士们不得已之下只能从自己的衣服兜里拿出一小把炒面粉,塞入嘴里干嚼起来,他们的嘴唇早就因为长期的风吹日晒、缺乏油水,干燥开裂起来,但这仍旧无法阻止他们顽强的坚守阵地,时刻准备听令开枪反击。
这时,连队的文化教员带着一股不同于往常的兴奋劲儿,猫着腰钻了进来,怀里紧紧抱着几个军绿色的铁皮罐头。
他的声音因为压抑着激动而有些发颤:“同志们,快!有好东西!祖国新到的慰问品,猪肉罐头!”
“猪肉罐头?”
这个词像一颗小石子投入死水,瞬间在狭窄的坑道里激起了涟漪。
所有低垂的头都抬了起来,战士们的眼睛里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
已经记不清多久没尝过肉味了,炒面就雪的日子是他们的常态,偶尔有几块咸菜疙瘩或干粮饼子都是改善!
更何况,现在天气转暖,连雪都没得吃!
一个叫王老栓的老兵,灰头土脸,手指粗糙得像树皮,他是这处坑道的小队长,只见其小心翼翼地接过一个罐头,借着如豆的灯光,仔细端详。
罐头上印着简单的字样:“红烧猪肉”,生产厂家是“京城肉联厂”,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本罐头食品由王建国同志带领生产研发,后边则是相应的配料以及罐头食品的保质期。
罐头的样式很普通,但是很不简单!
王老栓用拇指轻轻摩挲着那名字,仿佛能透过冰冷的马口铁皮,感受到祖国生产线上的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