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干爹干儿子

黄不凡心里暗暗高兴,也很肯定地点头:

“不错,我们不会走回头路的。小付,你虽然学的工业,但身在羊城那样的前沿地区,平常一定要多学习人家的经验,将来必成大器。”

付拥军离开后,黄不凡长长地吁了口气:南海边的那个圈圈,终于开始了激荡。

小主,

到今年下半年,很多大学生们要开始实习了。蒋小珍和黄伟燕是师范生,下半年就会去学校当实习老师。

蒋小珍早就和黄不凡商量好了,她会留在潭州实习,罗美云是潭州五中的副校长,安排一个实习生有何困难?

虽然罗美云好几次暗示,希望蒋小珍留在潭州,她可以帮助进五中。

但蒋小珍一门心思要顾家,真正毕业后,还是会回来沂溪公社。

到时候,她很可能就能成为沂溪公社第一个大学生老师。

黄伟燕很羡慕蒋小珍有机会留在潭州的待遇。可惜,她和罗美云没有交情,有想法也不敢说出来。

至于赵国庆和孙建国等人,早就已经做出了决定,只要一毕业,就会回来黄家湾水泥厂。

孙建国已经是潭州工学院张老的得意弟子,老人家竟然没有反对他的决定。

还说只要有本事又安心做事,在哪里都能做出成就,也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

有张老的技术支持,黄家湾水泥厂受益匪浅。

虽然这三年,赵国庆这些骨干都不在,但寒暑假期间,大家都会争分夺秒地搞改进。

目前没有牛角塘水电站已经基本建设完工,但特种水泥的销量并没有减少,西庸州、岳南地区很多的大型水电建设,也会采购黄家湾的水泥。

黄家湾水泥厂的产品线已经很丰富了,除了大坝水泥外,325、425、252、800各个标号都有产出。

黄不凡自己则老神在在地守着沂溪医院,富桥和沂溪两个公社的免费医疗已经全面铺开。

虽然难免也有些问题,但总体来说很顺利,同时也获得了各级领导的表扬。

对黄不凡来说,反而是乡亲群众的好评更让他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