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部委协调

周一刚上班,林万骁就被周其文局长叫到了办公室。

“万骁同志,有个紧急任务。”周其文局长将一份材料推到他面前,“关于‘东海星城’项目引发的舆论风波,情况比较复杂,涉及面广。部里决定成立一个临时协调小组,由我们局牵头,网信办、公安部、住建部、自然资源部等相关司局参与。你代表我们局,负责具体的联络协调工作。”

林万骁接过材料,快速浏览。“东海星城”是东部某沿海城市一个超大型填海造地房地产项目,近期因涉嫌违规围填海、破坏生态、以及可能存在的官商勾结问题,被媒体曝光,在网上迅速发酵,引发了广泛质疑和强烈批评,舆情热度持续攀升。

“这个项目背景不简单,牵扯到地方发展、生态保护、政策执行等多个层面,舆论焦点也比较分散,既有环保诉求,也有对腐败的质疑,还有对房价的担忧。”周局长扶了扶眼镜,“协调小组的任务,一是统一各部门对外发声口径,避免信息混乱,被动挨打;二是督促地方尽快查明情况,依法处置,回应关切;三是根据事件进展,协同做好舆论引导,防止事态扩大和议题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你的角色,就是穿针引线,确保各部门步调一致。”

林万骁立刻意识到这个任务的挑战性。这不同于在龙湖时,他一声令下,各部门联动执行。在这里,参与协调的每个部委都是平行单位,各有各的职责权限和考量,谁也不会轻易听命于他人。协调的成功,依赖于对政策的精准把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和顾全大局的智慧。

“我明白,周局长。我会尽力做好协调工作。”林万骁沉稳应下。

回到办公室,他立刻投入准备。他仔细研究了“东海星城”项目的背景资料、相关法律法规、各部委在此类事件中的职责分工,并梳理了当前舆论的主要质疑点和情绪走向。他预判了协调会上可能出现的分歧点,并思考了可能的折中方案。

第一次协调会议在两天后召开,地点安排在中宣部的一间会议室。林万骁提前到场,检查了会场布置和材料准备。

与会人员陆续抵达。网信办来的是网络综合治理局的一位张副局长,表情严肃,话语不多;公安部来的是治安管理局的一位李副巡视员,眼神锐利,带着职业性的警觉;住建部来的是房地产市场监管司的一位王副司长,眉头紧锁,显然压力不小;自然资源部来的是海域海岛管理司的一位赵处长,神情凝重,涉及他们的核心管辖范围。

会议开始,林万骁作为牵头单位代表,首先发言。他没有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开门见山,简要说明了会议目的,并播放了一段精心编辑的舆情综述视频,直观展示了事件的热度、核心争议点以及网民的主要情绪。

“各位领导,同志们,‘东海星城’项目舆情事关重大,影响面广。今天请大家来,就是想集思广益,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共同稳妥处置好此事。”林万骁语气平和,态度诚恳,“我们中宣部舆情局的任务是及时准确反映情况,协助、主管部门的专业意见和有力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