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听起来是恭维,但林万骁却听出了弦外之音:你不在北江好好待着,跑到部委来,还插手到具体项目协调里来了?
“曹局长过奖,只是岗位调整,为人民服务罢了。”林万骁滴水不漏地回应,“倒是曹局长在国资委,管着这么多‘共和国长子’,责任更大。”
两人面带微笑,言语往来,看似平常的官场寒暄,却让旁边稍微敏感些的人,都能隐约感觉到那平静水面下的暗流涌动。
会议开始后,议题主要集中在“东海星城”项目涉及的国资背景企业是否存在违规操作、以及相关银行贷款的风险评估上。曹云天在发言时,表现得非常专业和客观,多次强调要“依法依规”、“厘清责任”、“防范国有资产流失”,言辞无可挑剔。
但在谈及具体涉事企业,一家具有北江省国资背景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时,曹云天的措辞变得微妙起来。他并未直接为其开脱,而是不断强调“历史的复杂性”、“地方发展阶段的特殊性”,以及“要在保护企业正常经营和依法追责之间找到平衡”。
“这家企业,毕竟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过贡献,也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在处置过程中,我们既要查清问题,也要考虑避免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和企业大规模失业的次生灾害。”曹云天语气沉重,一副为国为民、顾全大局的模样。
林万骁冷静地听着。曹云天这番话,站在道德和政策制高点上,看似公允,实则是在为那家可能与赵晋岳存在利益输送的企业设置“防火墙”和“缓冲带”,试图将问题的性质从可能的“违法犯罪”向“改革发展中的问题”引导,从而减轻追责力度。
轮到中宣部(舆情局)发言时,林万骁没有直接反驳曹云天,而是将重点拉回到了舆论层面。
“各位领导,目前‘东海星城’项目的舆情焦点,高度集中在‘公平正义’和‘反腐决心’上。”林万骁语气平稳,目光扫过与会众人,最后在曹云天脸上短暂停留,“公众的耐心是有限的。如果调查过程拖沓,或者结果不能令人信服,甚至出现‘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的情况,那么不仅无法平息现有的舆论风波,还可能引发新一轮、更猛烈的信任危机,届时波及的将不仅仅是某一个项目、某一家企业,而是整个政府的公信力。”
他这番话,绵里藏针,既点明了舆情的严峻性,也间接回应了曹云天试图“软化”处理的倾向,强调了彻查和公正处理的必要性。
曹云天脸上的笑容不变,只是端起茶杯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下。他看向林万骁的眼神,多了几分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