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朝会,总是有一种独特的节奏。
文官们引经据典,为了一项民生政策的细节争得面红耳赤;武将们则大多沉默寡言,只有在谈及军国大事时,才会言简意赅地发表看法。而李信,则像一个冷静的棋手,坐在最高处,掌控着全局。
今日的议题,是总结过去半年各项国策的进展。
“陛下,倭国方面,‘穷倭之策’进展顺利。”外交部尚书徐文良率先出列汇报,“幕府与萨摩藩在关原大战后,又在近畿地区爆发数次大规模冲突,双方死伤惨重,国力消耗巨大。费致远与陈寿的‘双簧’也唱得很好,两边都把对方当成了唯一的敌人,为了购买我们的军火,已经抵押了国内十七座最重要的银矿和铜矿。据臣估计,不出一年,倭国经济将彻底崩溃,届时,就是我大华下场收拾残局的最佳时机。”
李信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倭国的局势,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甚至比他预想的还要顺利。
“陛下,军工方面,格物院传来捷报。”兵部尚书接着说道,“在宋珩之宋所长提出的‘流水线’作业法推广后,‘启明’步枪的生产效率提升了五成,成本降低了近两成。预计到年底,可完成首批十万支的换装计划。另外,王希总院正亲自督办的‘航空研究所’,也成功制造出了第一架大型滑翔机,并完成了首次载人滑翔试验,飞行距离三百二十步,高度五十步,这……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奇迹!”
“哦?”这个消息让李信精神一振。三百二十步,虽然还很短,但这证明了方向是正确的。他仿佛已经看到,不久的将来,大华的飞机将翱翔在蓝天之上。
“很好,传朕旨意,嘉奖航空研究所全体人员,赏银五千两!告诉王希,朕要看到它飞得更高、更远!”
“遵旨!”
“陛下,西南军区总司令李铁牛将军急报!”一个传令官快步走进大殿。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了过去。
“念。”
“报陛下!我西南军区‘雪域利剑’行动队,已成功渗透吐蕃全境。刘川营已与后藏红谷部落建立联系,并以医药、粮食获取其信任,当地百姓视我军为‘解放者’。张猛营成功突袭日喀则农奴主洛桑次仁庄园,斩杀洛桑次仁及其全部护卫,将其头颅悬于庄园之外,极大震慑了吐蕃境内亲英夷之顽固势力。目前,班禅已派密使与我军接触,表示愿意归附大华,共商废奴大计。李铁牛将军请示下一步行动!”
“好一个李铁牛!好一个‘雪域利剑’!”李信忍不住拍案叫好,“胡萝卜加大棒,他用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