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人口,才是第一国力

授勋大典的余温尚未散去,《大华日报》的头版,再次刊登了一则足以震动全国的重磅消息——《大华人口增长与国民健康白皮书》暨《开明母子安康法》草案。

这篇由行政总院院长陈敬之亲自撰写、皇帝李信审定的文章,第一次用详实的数据,向全体国民揭示了一个严峻的现实。

“……经全国普查,我大华现有户籍人口约为八千万。然历经前朝末年之战乱,及立国后数次卫国之战,青壮年男子折损严重,部分省份男女比例失衡,新生儿夭折率高达三成……国虽广,人丁不旺,则如巨屋朽木,外强中干。欲固国本,必先固人口……”

文章用最直白易懂的语言,阐述了一个核心观点:土地、矿产、军队,都只是国家的血肉,而“人”,才是国家的灵魂和根本。一个国家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拥有足够数量的、健康的、受过教育的人口。

一石激起千层浪。

普通百姓或许对国家大事不甚了了,但对“人丁兴旺”这个最朴素的愿望,却有着最深刻的共鸣。

而紧随其后公布的《开明母子安康法》草案,则彻底点燃了所有人的热情。

这部被后世称为“大华第一人口法案”的律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将“鼓励生育”和“保障母婴健康”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其核心条款,简单粗暴,却直击人心:

第一条:凡大华合法夫妻,生育第一胎,由官府奖励“生育津贴”五两白银,或等值米面布匹。

第二条:生育第二胎,奖励翻倍,为十两白银。并可获得“优先购房权”,在购买官府兴建的“安居房”时,享受八折优惠。

第三条:生育第三胎者,奖励二十两白银。夫妻二人可同时免除三年徭役。其所有子女,自蒙学至大学,学费全免!

第四条:生育四胎及以上者,授予“光荣母亲”称号,其家庭每月可从地方官府领取“多子女家庭补助”,直至最小的子女年满十六周岁。

第五条:为降低新生儿夭折率,在全国各县、镇,设立“妇幼安康院”,由官府派驻受过专业培训的稳婆和女医师。凡在安康院内分娩者,一应费用,由官府承担。同时,严厉打击“溺婴”等陋习,违者以杀人罪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