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沙漠里的黑金

大华开明三年(1698年),春。

奉天殿的庆功宴上,觥筹交错,乐声鼎沸,文武百官的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骄傲。然而,作为这场盛宴绝对主角的皇帝李信,却只用一杯清水,代替了所有的醇酒。

强烈的反差,让每一个注意到这个细节的臣子心中都微微一凛。

这场胜利太辉煌了。全歼荷兰联合舰队,逼降巴达维亚,迫使高傲的英夷在泰晤士河口低下头颅,签订了城下之盟。大华帝国,用钢铁和火焰,在马六甲海峡为整个东方世界,乃至全球,立下了一个全新的规矩。

国防部长周大勇喝得满面红光,他举着酒杯,大步流星地走到李信面前,声音洪亮如钟:“陛下!此战大获全胜,海军将士们都盼着您能多饮几杯!施琅那小子在广州,要是知道您只喝清水,非得连夜上书,说末将招待不周!”

殿内响起一片善意的哄笑。

李信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他轻轻抬手,示意周大勇坐下,目光却越过喧嚣的人群,落在了殿外那片深邃的夜空。

“酒,朕会喝。”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身边几位核心臣子的耳中,“但不是现在。朕在等,等一个比击败荷兰人,更让朕高兴的消息。”

周大勇、行政总院院长陈敬之、财政部长林则等人闻言,皆是一愣。

比击败荷兰人更高兴的消息?那会是什么?难道是北疆的罗刹人彻底归顺了?还是格物院又有了惊天动地的发明?

宴会持续到深夜才散去。

当百官尽退,只剩下周大勇、陈敬之、林则、王希等寥寥数人时,李信将他们带到了御书房。

这里没有了奉天殿的辉煌,只有一盏明亮的煤油灯,和墙上悬挂着的一副巨大的、标注着最新信息的丝绸世界地图。

“都坐吧。”李信指了指椅子,自己则走到了地图前。

气氛瞬间从庆功的喧嚣转为深夜议事的凝重。

“林则,”李信的目光落在地图上,头也不回地问道,“这次南洋之战,我们的花费和收益,算清楚了吗?”

财政部长林则立刻起身,从袖中取出一本账册,条理清晰地汇报道:“启禀陛下。此役,我军耗费军资、弹药、抚恤金共计约一千二百万两白银。但收益更为惊人,从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巴达维亚、马六甲、新加坡等地查抄的黄金、香料、船只及各类资产,折合白银约九千三百万两。此外,根据与英夷签订的《泰晤士河口条约》,英夷每年需向我大华支付一百万两白银作为马六甲航道使用费,并承认华元在东亚贸易中的结算地位。此消彼长,国库不仅未损,反而暴增。”

数字是冰冷的,但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敲在众人心上。一场席卷南洋的大战,打完之后,国库里的银子竟然翻了几番。这就是工业化战争的红利!